书里内容摘录:
1、活出自己是一件很美的事。一旦你活出了自己,你会发现,你对外界的善恶感知,其实源自内在的善恶,你所看到的外界的黑暗与光明,其实是源自你内在的黑暗与光明。
2、成为自己是一条长路,约瑟夫坎贝尔称为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会彻悟到这一点,比如,王阳明在死之前指着自己的内心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所有关于生命的哲学,都不是哲理这么简单,他是活生生的现实。你会体验到,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4、自我实现的语言,是指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因为人是非常自恋的动物,一旦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话,就会倾向于证明我说的这句话是对的,你是将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我们的外在人生,也就是命运,常常是我们的内在意识,花了很多年去这样推动的结果。所以,注意你常说的那些话,他们可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5、我们的外在命运和内在想象是互为镜子的。通过外在命运,可以看到我们的内在想象,而通过一个人的内在想象,又可以看清楚他的外在命运。并且,我们越是能懂得我们的内在想象,就越是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是怎样决定一个人的外在现实的。同样,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外在显示,就需要去认识,并改变你的内在现实。
6、明明是自己内在意识做的合理选择,但因为自己头脑没有特别好的理解到,于是归因成外在命运。-这就是命。
7、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者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8、在内在想象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有时候,我们的意识到,我们是如何清晰的塑造我们的人生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塑造了我们的人生。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他还说,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9、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都能看到,所以我们会说,这是我做的选择,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够看到,所以我们容易认为,这不是我做的选择,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
10、不过,当我们扩大了觉知范围,觉知到了潜意识的部分时,潜意识就变成了意识层面的东西了,通过这种努力,你扩大了你的觉知领域,因此可以更好地去做选择,更好的去掌控自己,你的自我也会变得更为成熟而强大。
11、自恋有他很深的合理性,我们都是要从满满的自恋开始,而后走出自恋,发现我和你都是好的。这时,才能拥有幸福和快乐。
12、有道理,很容易,但真正被触动,是非常难的事。被触动,就意味着理性的知识和你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
13、这种心理机制,可以称为选择性注意,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关键机制,我发出了一个预言后,为了维护我是对的这份自恋,我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那些符合我预言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我预言的信息,就被我忽略了,因此,我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我的预言。
14、不真的是最美的内在语言了,因为它代表着自我意志,代表着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15、懒,看似是因为惰性,但其实是不敢去尝试。因为,尝试意味着我得去做选择,然后我被暴露了,如果遭遇挫败,就意味着,我是没有能力的。相对于我是懒的,我们更能接受我是不行的。因为懒意味着假如我勤快了,就能把事做好,所以懒惰是给我能行留了空间。
感受
此书写的深入浅出,觉得每句话都像是说到了我的心里,引发了共鸣。
看懂了,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去践行了。思考在行动时到底受了什么样意识的驱使。相信一定是认知和意愿改变了行为动机。再提高了自己的无意识动机后,在每一个事件发生的当下才能更好地去应对,或是去理解自己为何这样做,是在逃避什么?在掩盖什么?似乎把自己丑恶的以前一直不敢直视的一面反而看得更清晰了。能勇敢面对了,也就有了改正的勇气。告诉自己我下次一定可以有勇气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