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思考,就像读书一样,一本一本的读,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然后一次又一次的记录自己的思考,没完没了。没有什么比这种没完没了更幸福的事了,那就让自己没完没了下去吧。木心老先生说,“读书就像是找父母,精神上的父母。”要我说,读书就像谈恋爱,找一个爱一个,如果缘份尽了,那就再找,直到找到挚爱,为其付出一生。
如果我以为自己已经读了很多书的话,那一定是在自欺欺人。原谅我这段时间经常提起木心老先生,因为这段时间我正在读他的回忆录,他就像是一座纯粹的文学库,在文学的世界里,想要什么都能信手沾来。这样的一种渊博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其深深的敬佩,还有反思,彻彻底底的反思。
就像此时此刻,我在反思,我读的书实在是 寥寥可数,本来向写的好一点,算是给自己一点安慰吧,不然都不好意思了。不过既然是反思,那就反思个彻底,要什么不好意思呢。细细数来,这么多年来读的书大概不会超出一百本吧,当然这里指的是文学或哲学方面的课外书。四十年的人生尽然连一百本书都没有读到,这是多么惊人数字,说心里话,把我自己惊吓到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心情瞬间悲观起来了。
还好木心老先生及时给了我一点积极安慰,他说,“悲观是一种远见。”古人曰,“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中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我还是把我的这种缺憾当成一种远见吧,不然会被懊悔吞没。这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意识,把少年读的书全都留到中年来读,毕竟窗中窥月所窥之见还是比较有限的。此刻我应该属于中年吧,那就好好珍惜接下来的时光,尽量多上几个台阶,尽量走到山顶,希望能望到月亮。
以前写过一篇或是两篇关于读书的文章,那都是泛泛而谈,不是那么深刻,不过现在也是泛泛而谈,只是现在是更深刻一点点而已,我是这么认为的。很抱歉的是,语言表达的限制,让读到这篇文章的人感受不到这种深刻,但还是尽力表达。
从来都没有像现在如此清醒的认识,并且渴望读更多的书,这也是自我教育的结果。读书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反过来讲,如果想了解自己是多么的无知,那就多读书,认识自己。
生而为读书人,我很抱歉,书读的太少。此时,我是悲观的,可能还是受木心老先生的影响,需要保持一种远见。是的,我需要一种远见,那是我的方向,我要寻找的方向。关于读书的方向,我将要读什么书?对于读书我是有洁癖的,那些俗的书,我是不读的,我忌俗。不怕被取笑,身为俗人却忌俗。卢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当中。”我把他改一下,“人生而高贵,却无往而不在世俗当中。”
读书太少,懵懂无知,身为浪子,却无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