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学期写作课的教学,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方面上的基本技巧与妙招,但如果你问我写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要有读者意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意识到在文章写作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就像是水之于鱼儿。
深刻意识到读者意识的前提条件是,要知道读者意识究竟指的是什么。所谓读者意识就是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读者的角色,并把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艺术等都纳入自己的思维活动中。通俗来说,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所谓好文章,就是表情达意,使读者读了以后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受到作者心情的文章。”优秀的作者总是以读者为中心,时时刻刻为读者所想。并且,作者会用较长时间来思考文章作用于读者的效果,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读者,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背景知识等。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有交流和倾诉的对象,这样才能写真写情写深,文章才能感人。
在了解到读者意识是什么之后,我们还需要意识到读者意识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读者意识能够使得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身份、阅读习惯、精神需求等,努力在读者的阅读需要与自己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使得文章内容更加贴近读者生活,文章的表达能够更好地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易于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在写作时增强读者意识能够激发我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动力。在写作中,读者是写作者的最大动力,当写作者的作品被读者阅读并且受到许多的赞美夸奖时,写作者的写作热情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作者会觉得写作是有意义的,在读者的肯定之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自信。更有甚者,走上写作之路,将写作视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手段和终生事业。
不只如此,在写作中拥有读者意识还有利于引导我们换位思考,培养我们在生活中关心理解他人的习惯。读者意识,在某种方面来说,就是从读者出发,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得文章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思想价值等能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能够被读者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意识地就会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就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就会更加自然、更加自觉地去关心和理解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如此,读者意识所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写作上的升华,更是我们人格的滋养与提升。
既然写作中拥有读者意识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写作中运用读者意识,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呢?
首先我们要解读文本,读写结合。文本解读就是对经典的范文进行反复推敲分析,分析文体、语言、结构、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只有先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才会知道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只有在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了解到读者需要什么,才能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才能知道我们要说什么,要如何说,怎么才能把自己要说的东西更加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之后,在写作中,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借鉴经典的写法,慢慢地学会如何表达,提升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首先就是要多去解读文本,读写结合。在仔细揣摩经典写法的基础上,理解读者的需求,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写作。
其次切身融入具体写作情境。写作的目的是交流,在写作前创设具体的情境,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明确的写作对象与写作情境。情景不同,作者的表达也会不同。因此,在写作前创设写作情境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更有生命力。创设出的写作情境应当具体,要拟定好具体的读者,以及读者外貌、性格、职业等等,写出具有针对性的文章。写作的过程本就是作者与读者不断对话的过程,读者可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或者想象中的,亦或是自己。创设出了具体的写作情境,那我们就要切身地融入写作情境中,在写作情境中我们可以自我对话,通过写作形式的自我对话,可以很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对话交流感比较强,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提升写作水平。
当然,我们也要重视多元评价与修改。多元评价首先是要主体具有多样性,我们创作出的作品不能遮遮掩掩藏起来,而应该拿出来“见光”,给不同的人看,就能够得到不同的建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作品,能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文章表达方式、内容与情感。其次是要注意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自我评价,可以他人评价,也可以多轮反馈修改。同时也可以扩大成果展示平台,实现展示的多样化。可以在网络平台发表,也可以在报刊发表,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作文比赛等等,让更多的人读到自己的作品,更有利于自己作品的修改和升华。
上面讲了很多是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读者不同意味着读者需求的差异,我们写作过程中是要注意尽量选择适合读者的表达方式,以读者乐于接受的的语言、形式、态度写作,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一味地迁就读者的思想,而忽视了作者的主体思想和意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写作者还是要保持自己的主体意识。
总而言之,我们要在坚持自己的主体意识的情况下,从读者角度思考问题,拥有读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