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里有一篇文章叫做《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此刻,读完这篇文章,看到粉红色的夹竹桃,我突然想起我的少年时代了。
静思、回想,为何书中粉红色的夹竹桃会引起我的回忆?这种鲜艳的颜色代表的是春天吧,它是明媚、是阳光、是扫除灰暗阴霾的希望。它让我穿梭回去,一二十年前的时光是那么清晰可见。那时家家户户生活都比较拮据,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笑意。当然,也有讨厌孩子聚集的邻居,但从内心里她们还是充满善意。
书中作者六年小学毕业典礼,而我也想到了我的小学。
小学六年的时光就是在二小读的,虽在县城里,但这所学校相较于其它小学,处于较偏僻的农场里。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家住在陶家河边上,每次上学的时候都要经过一片竹林。竹林的景色不错,但对于那时经过竹林上下学的小学生而言,却是可怕的。因为关于竹林的恐怖传言很多,比如说“丢弃婴童、杀人抛尸、掩埋头骨”等等,所以每次路过的时候我都会加快脚步,不敢多看一眼、多停留一秒。就像“每一个你讨厌的人,都是别人在梦里思念的人”这句话一样,小学时未成年的我害怕的竹林,是工作后成年的我魂牵梦萦想回去的地方。我时常幻想有一天,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又去到竹林,看竹林上方的一轮明月,照亮大地;听竹林旁边的河流奔腾,生生不息;感受竹林里吹来的风,阴森诡异;抚摸竹林投射的斑驳之影,模糊又清晰。我不觉得害怕,只觉得神清气爽,醍醐灌顶,这将是我日后人生保持清醒的一剂良药,让我沉住心气,做好自己。
人生旅途,有光明璀璨,也有至暗时刻。未曾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永天真。苏轼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心中的那片竹林,虽不及“无数青笋满林生”,但青林翠竹在自由的天空下,在漫长的时光里,肆意生长,密掩行人,竹香永留。
竹林虽已不在,我心却不难捱。因为,凡是过去,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