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由此可见,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这时因为清明节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呵呵哒~
这个清明踏青节,我们约上女儿的好友、玩伴,跟随亲子团大队人马,一起来到春和景明的阳朔,漂流遇龙河,到有机茶园采茶,西街义卖,狠累狠快乐!
遇龙河漂流处处皆美景!女儿发QQ空间里说,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而“阳朔山水甲桂林”也算名副其实了呀。上图,呵呵哒~
棒棒哒~
行程的第二天,也就是3号我们来到阳朔的有机茶园采茶。古老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而我们采摘的那一天刚好是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时间上来说好歹算是明前茶了,赫赫~
而实际上,到底怎样才算出品正宗的明前茶呢?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很多人笼统地认为明前茶就是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其实不然,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以及湖北南部等。明前茶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我国产茶区域的分布,根据气候差异可分为西南茶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江北茶区(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南茶区。而明前茶主要产区是江南茶区,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区的春茶虽然是清明节前采制,也不能称之为明前茶。
这两天阳朔的天气别提多给力了,风和日丽,舒服极了。茶园在山上,虽有烈日,却也有山风,大大的斗笠又有范儿又遮阳,棒棒哒~ 师傅教我们采摘一芽两叶,一芽一叶的比较好,大小朋友都很认真。
采完茶,拿到餐厅杀青、揉捻,而将“采到的茶叶摊开去除水蒸气和青草味的晒青”过程就不得不免了。
美美哒~
提香烘烤只得各自回家操作了。我用烤箱100度烤了两次,第一次40多分钟,第二次60分钟,烘烤的时候餐厅溢满茶香,美美哒~
存放一个星期,下个周末就可以品尝自己亲手采摘烤制的茶叶了,想想都好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