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

政府规划的“农民一条街”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响应。这块规划用地是在一片废弃的水田里,周围没有人家,没有路,没有自来水,生活设施严重缺乏。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此不抱希望,谁知道这儿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前景确实不明朗,但是爸妈心意已决要把家搬到这里。

盖楼需要十多万,他们自己是盖不起的,于是爸爸联系了两个好朋友,三家合盖。

这是农民街第一栋楼。底面积150平方米,一层是两个门市房,二三楼是住宅。当时我们县城基本没什么高楼,隔着几条街先前盖了几排住宅楼,但是都是预制板的,跨度很窄,屋子特别狭小。我们盖的小楼比他们的宽绰不少,这在当时也够牛的。我们家住三楼东头,李叔家住三楼西,孙叔住二楼东,其余为三家共有,对外出租。

记得当时电也没通,好长一段时间家里从很远的地方拉临时电线解决做饭、照明。没有自来水,就自己挑水️上楼。那时候我刚结婚,老王就成了家里的挑水桶,一副扁担,一双肩膀,走一公里的路,再上三楼,老王常常是气喘吁吁,但好在那时候是小王,体力还行。

妈妈搬上楼后不久就退休了,可是她退休并没有退岗,从此当上了专职的做饭婆。我和弟弟结婚后,住得都不远,后来我们又都有了孩子,天天中午老妈一个人做饭,我和弟弟全家都来楼里吃,节假日基本上就常驻了,吃过晚饭再回家。春节,我们从腊月入门一直吃到正月末,妈妈每顿都办置一桌子。

说起做饭,妈妈堪称大厨级别,我们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妈妈就上灶。我儿子过百岁、第一个生日,我妈和老刘大姨一起主厨,场面堪称宏大。我们都说老妈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就在她去世前两年,奶奶过世三周年,妈妈硬是在家里做了数盆菜带到乡下,安了好几桌子来招待那些亲戚好友。

住在楼上,妈妈整天下楼跑市场,买回来做,吃完了我们把碗一推,上班上学去了,妈妈在家一个人拾掇,然后又准备下一顿。当时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妈妈的活,也没体会到她的辛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都觉得酸,妈妈整天围着锅转,且是这么一大家子,更别说这些人都是年轻力壮,孩子也是催长的时候,食量都不小。

有一次,妈的一个老闺蜜劝妈妈去买什么东西,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买,我留着钱买给这些红虫子吃。我想妈妈说的红虫子指的就是蝗虫吧,蝗虫来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几年后,政府对农民街进行了改造,这条街变得繁华起来,看来爸妈这块宝押对了。楼下的门市租出去了,价格不菲,租金三家共享。

妈和爸又犯了过去的老毛病,又对楼里进行不断地改造。嫌走廊暗,就把进门的一面墙砸掉,变成了一个明厅;嫌厕所小,就把厨房一部分扩进去;今年刮大白,明年又贴壁毯;再过两年把炕拆了,换成床;把木窗换成铝塑的。就在妈妈去世前一个月,家里又进行了重新装修……爸说在楼里投进的钱够买一套楼了。

再好的朋友也不能永远一起吃大锅饭,后来这哥仨抓阄把房子分了,我家抓到了一套住宅和一套门市,这套门市每年的租金可观。

爸后来说,要不是和孙家打了一仗,还不能想着搬家,看来坏事还真能变成好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到办公室才发现钥匙忘带了,这标志着办公室进不去,房门也进不去了。站在办公室门口 有了抉择,是请开锁师傅开办公...
    三升春酒阅读 1,852评论 2 12
  • 秋雨淅淅沥沥又下了几天,气温也下降不少了。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一位美女来我家购买取暖用的浴霸。 这种易损件一般我都...
    六月荷清香阅读 3,744评论 10 17
  •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五六十年代官方对共产主义的设想,当然这种设想农民自己是想不来的,因为他们很多人一辈...
    清泉明月T_T阅读 6,820评论 4 9
  • 小俊背着宠物包,经过203室时,门缝又传来大白畅快的笑声:“啊哈~啊哈~~,啊哈~啊哈~~”他忍不住看一眼房门,感...
    路路平阅读 4,562评论 13 25
  • 1990年我出生在了这个世界,记忆里第一季见楼房好像是在四岁。我看着打桩机将一根根的桩子打入底下,每打一下都发出好...
    站在地面飞阅读 2,4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