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类市场上,要想真正的大卖和火爆,的确有很多机会和切入引爆点,外加技术创新。但这一切还是基于资本实力。城市巡回品鉴会和展会,这个老外喜欢的招商模式,基本了无大用。
过去,做进口酒无非是代理进口批发零售。这个红海模式走不下去,因为酒泛滥,但商有限稀缺。三年后一定C2M的模式。这个模式要死掉大批的红酒代理商。现在的推广品牌和品鉴酒,以后或都了无大用。
酒类经销商,都非常清楚进口成本,大部分经销商都可以拿个计算器,轻松算出你每个环节的成本税费和毛利,懂行的只需半分钟。这就很麻烦,拼品牌吧,你只是代理进口商,不是你的品牌,不值得你去砸钱为酒庄推广;不推吧你是代理商,属你进口量最大,仓库人工办公分分都是钱。去年以来,大批量走货越来越难,因为进口酒确实泛滥了,提价难降价也难,还有散装酒灰色通关酒大量混淆市场。你不卖40,他卖;你卖40,他卖30;你推品牌,他廉价爆卖;你不推品牌,销声匿迹。这就是进口酒商普遍的现状,大家心里都发毛,越走越心慌。
进口酒的代理商和经销商,今年必须转变观念,不要再寄希望于大批量走货。同时,减少盲目的进口,小批量紧随市场。不求大,要求小。这是这三年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