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睡不着,想想往事。
90年代的北方农村,大多数家庭都重男轻女,许多家庭都希望有个儿子,以便在田间地垄吵架的时候,可以伸直腰杆,大声回骂。
而我却生在不一样的环境里,我们家重女轻男,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家里就一个女儿,在身边的时候时间少,要好好心疼,嫁去别人家没人疼了。
父亲不光嘴上这样说,实际也是这么做的,具体体现在,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给我的压岁钱是5块钱,给我哥跟我弟的都是5毛钱。家里有了电视之后,抢遥控器完全毫不费力,只要我一哭,遥控器就会从我弟手上到我手上,我还能得意的瞥我弟一眼。过生日的时候,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总能挤出一些钱,购置我喜欢的麻花,面包,鲤鱼做一大桌子的菜,再邀请一些亲戚朋友为我庆生,而我哥跟我弟的生日则简约许多,大家在家炒几个菜,一家人围坐起来喝杯酒,就算是庆祝了。
父亲因年幼失去母亲,读过一年小学,再无缘进学堂。可是父亲却异常的聪明,记忆里,村里谁家东西坏了,只要拿到我家,父亲总能修好,虽无法恢复原样,但是最起码结实耐用。
记得,6岁那样,流行学自行车,家里的自行车是飞鸽牌大自行车,我尚且年幼,无法把控。只有小叔叔家有辆较轻便的自行车可以练习。不知道急于求成,还是老家的盘山公路太陡,我蹩脚的站在自行车上,踏着踏板,自行车却百米冲刺出去,我摔了个狗吃屎,自行车踏板被摔弯了,几乎要断掉了,我吓得心惊胆颤,生怕车修不好还不回去了,结果父亲跑来扶起我,扛起自行车回到家,拿出他的工具敲敲打打,竟然把自行车踏板恢复了原样,还给了小叔叔。我人生的安全感从那天开始,有了质的提升。
即使,后来长大成人,开始工作,离家千山万水,只要想起那辆被父亲修好的自行车,我便能安心入眠。
如今,真的很庆幸,父亲母亲在年幼的时候,给了我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仪式感,才让我怀着小自信踏上生活的荆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