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以“复盘”这种方式来回顾、梳理和思考我的生活。
以前,写过日记,但基本上都无果而终。最为坚持的算是女儿出生几个月后开始写的《宝贝成长笔记》,一直断断续续地写到她小学毕业。然后将手写的日记输入电脑,打印成册,把它当成十四岁的生日礼物送给了女儿。
接着,就是时不时地在微信朋友圈或美篇里记录些日常生活片断、旅游日记、心情感悟等。
再后来,不知道是成熟稳重了还是更注重自我保护了,微信朋友圈里晒自己生活、写自己原创文章越来越少。至于盘点梳理个人生活,更是从来没有想过。
今天的这个七月生活的盘点便是我复盘处女作,这第一步于我而言,意义不凡。
自我成长
1、走进存美复盘陪伴群,是我这个七月最有价值的选择。7.13进存美复盘陪伴群的,7.15听了存美的第一次开课分享,对我触动很大。
当晚,就决定要开启我的生活复盘模式,从日记录、认真对待身边小事开始。今日盘点时,半个月没中断的记录,缩小了字体后打印出来竟然有A4纸17页。
除了日记录,也列出了《个人成长学习课程清单》、《阅读摘录及心得》,记录学习收获,作为我的正能量素材积累。
2、学习整理收纳。学习途径:观看卞乐椁老师的视频课程,加上闺蜜浣媛的课件分享、亲身授课和实操演练。
收获:对整理收纳整体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更多整理收纳的科学方法。发现去年底自己家的全屋整理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已经开始计划第二轮更加注重细节的空间改造和整理。
思考:感觉对整理收纳越来越迷,希望能成为一名整理收纳师,可以闺蜜一起并肩享受那份创造美好的快乐,只是不知道GWY的身份会不会带来一些什么限制。
3、报了个近乎免费的五天手机摄影和八节课的钢琴弹奏教学线上课。
摄影课已结束,学到了一些摄影实用小技巧,对手机相机功能有了初步了解,对构图、光线要领以及运用影图软件修图学到了一二,本来就是个摄影小白,有如此进步已然满足了。
至于钢琴课,目的就是学会一首曲子,目前那首《鸿雁》右手旋律已经熟悉会弹了,左手和弦还没学,期间也学习了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为以后自学或跟着女儿学习打下一个小基础。
这几天的钢琴练习,让我体会了女儿学钢琴的不易,开始学习时她才五岁,而那时作为陪练的我对她要求挺严的,没少威逼利诱,如今想想有些小内疚,哈哈。
4、在十点课堂购买了三个课程,分别是邓小松的《现代女性冥想瑜伽课做温柔有力量的大女主》、钱文忠的《佛学入门课修心养性开智慧》和简七的《简七说理财》。
冥想课已跟了两天,处于杂念较多、不能持续进入静默状态的阶段。佛学入门课只是抽碎片时间在听,理财课还没开始学习。
感觉最近自己很忙碌很充实,要学的东西很多,但还是一样一样来,慢慢消化。
这个月从学习中get到的:1、学会了用录屏软件在电脑上录屏2、摸索出怎么用幕面APP做思维导图;3、已经可以用手机拍摄倒影、全景分身以及静物等,学会用醒图作基础修图。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从原来周而复始、按部就班的状态中走出来,在慢慢脱离舒适区,会用学习目标来倒逼自己了。
阅读与写作
1、从6月29日起,开始了半小时到一小时早起阅读打卡,到7月31日已经连续32天,早起阅读习惯已经养成,平常工作之余的碎片化阅读也有在坚持。
这个月购买了十六本书,家里原来的书籍没看过的也还有很多,书籍清单尚未开始梳理,列入八月计划。
本月已初读五本,分别是《生命的重建》《我必重建我的生活》《因果的真相》《被拒绝的勇气》和《且听风吟》,书中重要词句已划线标记,有些经典的话,等第二轮复读时应该还是会有不同的感悟。
《生命的重建》和《因果的真相》两本书有很多理念相通之处,对于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放大格局很有益处。
《复盘》和《一年顶十年》还在阅读中。《复盘》带到单位,利用工作之余碎片化时间阅读,《一年顶十年》则在放在家里,作早起阅读。
晚上睡前和上下班途中,听有声书《蒋勋细说红楼梦》。因为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第二天还要复播,进度有些慢。
但这本书确实值得去细细听,慢慢品。蒋勋的解读让我感觉我以前读的不是同一本的《红楼梦》。
2、存美建了个“和书籍做朋友”的群,我第一时间跟着入了群,群友们在群里说着自己读书的那些事,也谈自己的阅读心得。我默默地看她们分享,真心感觉爱阅读的女人更懂生活,更有灵魂。
3、从存美的陪伴群里知道还有简书这么好的写作平台。7月20日下载了简书APP,注册了帐号,当天想要写些什么,却无从下笔。
忽然想到存美说的“表达真实的自己”,那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因而有了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同时,为了督促自己,我也给自己定了个每周三更的目标。截止目前,已经更新4篇文章。
本周的更新还没写,这篇复盘文章我不会发在微信朋友圈,但会发到简书上。有简书这样的平台来让我记录生活日常,书写心情感悟,觉得还是挺安心挺开心的。
毕竟,文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表达自己、沉淀自己的方式。
家 庭
1、7.25开始,女儿离开家,为她的论文课题去杭州、绍兴、衢州、宁波等地作田野调查,要走很多家的档案馆,拜访一些老艺术家。
因为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不容忽视、加上甲流流行,且浙江多地气温超40度,对她这个时候外出我表现挺焦虑的。
不顾反对,往她行李箱里装了各种备用药,从消炎镇痛到感冒肠胃,从创可贴、消毒液到霍香正气水。
现在,她已经在杭州呆一个礼拜了,再过两天要去绍兴。杭州是住在她闺蜜的租住房,有人作伴,我还不怎么惦记。
去绍兴、宁波要一个人住宾馆,老母亲的焦虑症又严重了。还是要反思自己,要相信女儿自己的处事和应对能力,别担忧过甚。
2、和老公有过一次为琐事的冷战,背对背僵持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读时,忽然觉得这样的置气冷战除了彼此伤心伤情外,毫无其他意义。
于是放下姿态用微信文字和他作了坦诚的交流,约定以后遇事不管谁对谁错,都不采取冷暴力,尽量采用温暖、柔和的态度来沟通,少被不良情绪控制。
他没有多做文字的回复,但从行动上肯定了我的想法和建议。的确,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氛围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用心维护。
3、在我报了那个五天手机摄影课同时,也帮老公报了这课。期间,他表现出来的对摄影的兴趣远超过我。五天结束后,又让他报了升级班,学费1688元。
相信通过学习,他的摄影技术会突飞猛进,到时帮我们娘俩拍出美美的照片就靠他了。
社 交
这个月社交活动比较频繁,具体包括:
1、7月6日晚,和六个高中好友在宝盛大酒店慢生活茶餐厅小聚,由我尽地主之谊,吃饭喝茶聊天,甚是开心。同窗好友之间就是这样,再久未见,碰面了都一如仍是当年。
2、7.15-7.17,一家三口去浣媛家蜗居小住度周末。
这是我最喜欢的度假方式之—。看书、聊天、喝茶、吃饭、睡觉,志趣相投的人怎么过都是开心的,这份轻松惬意和默契真的让人欢喜留恋。
3、接下来的半个月,赴了四次饭局,都是老公同学的家庭聚餐,主题是为了在禁渔期结束前慰劳即将出海开捕的波波同学,我们作东1次。
重要的人
这个月放在压轴位置的,理所当然是我的闺蜜浣媛,在我心里她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于她,我会在简书单独写篇文章。
但此刻,盘点我的七月生活时,还是要有她的特别记录。因为我这个月充实忙碌的生活,这个月精神面貌的改变以及久违的生活学习激情的回归,归根到底都源于有她。
益友即良师,我的早起阅读打卡是受她的影响,我进存美复盘陪伴群、进和书籍做朋友群是她推荐,我学整理收纳也是因为她的带动。
她无时不刻用她的正向积极思维和乐观好学状态感染和影响着我。
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安逸和散漫,让我慢慢脱离沉溺很久的舒适圈,让我在50岁这样的“高龄”还能遇见像存美、珊珊等这样优秀的宝藏女孩,让我还能有这样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决心,还能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她在七月给我带来的收获。
七月的关键词:复盘学习、阅读写作、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