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叛逆吗?每次想到这个话题,我总是眼前付出许多幼小的生命,在这些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为这些孩子感到心痛。
一个孩子的情绪的爆发期,就是我们家长所说的叛逆期,常常在孩子的12岁,还有就是18岁,还有就是25岁的时候这样的几个爆发点。那么在这个时候,孩子和我们家长互动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多年,都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的积压,所以,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情绪的释放,那么我们通常称为叛逆期。
首先就是我们的孩子所有的行为不是针对家长,他不是故意的。换句话说,他不是有意的去表现出这些来。他是在他积压了一些他的那些不舒服,那些情绪之后,他的潜意识,自然而然的让它呈现出这些东西。所以我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不能代表这个人。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通过孩子和我们犟嘴,不听话,不按照我们给他规定的这些路线往前走的话,就认为这些是叛逆。其实在孩子那里,他没有叛逆。
孩子只是不自觉的表现出他应该有的反应,他的语言的反应,他的肢体的反应,他所有身体状态的反应。换句话说,孩子目前的状态的呈现,是我们每个家长和他互动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多年以后形成的。也就是孩子的呈现,就是家长和孩子互动了以后,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的一面镜子,所有的家长看到的是我和孩子互动了这么多年,孩子成了这个样子。所有的家长说,这不是我的问题啊。是,不是你的问题,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孩子和你互动了这么多年,他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我们应该怎么办,不是讨论谁的问题的事情。
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一个生命体,和我们不断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就会收到。如果你去同另一个角度去看的话,就是这个生命,这个幼小的生命在不断的提醒你,你应该怎么做。一开始他很听话,来到你面前,因为收到的是肯定,收到的是表扬,收到的是赞美,太棒了,你又会做几个题了,你又学了几个单词了,这件事情你做的不错啦,等等这些,那时候孩子收到的是我们的表扬。
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家长给到的肯定表扬是越来越少,而且更多的是抱怨,指责。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那孩子就慢慢的就不愿意和我们去沟通,孩子用不听我们的话,不愿意听我们的话,直接不过来,直接把自己关到屋里。或者说放了学不愿意回家,或者是让你找不到他,我们所说的离家出走。那他一次离家出走,提醒你你要成长,两次离家出走,提醒你,你要成长,他的每一个动作,我们认为的这些叛逆都是告诉我们,我们要成长,我们要对和孩子这么多年来的这份沟通模式有一个反思。
每当我们不把孩子的这个时期的一些行为当成叛逆的时候,只是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他的一个情绪的释放期,他那亲积压了好多的情绪,我们要学会让他去排解,让他去释放。而且我们和他互动的时候要顺应这些,他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去做好好多的工作,帮他们去排解释放。有时候我就给有的父母就说,你要庆幸啊,你这孩子的生命力还很旺,他愿意去反抗,它的生命力支使着他,支撑着他来反抗你的一些原型,反抗着你的一些对他的指令。
还有一些孩子,他知道是父母爱他,他能收到这些东西,但是他对父母的这份爱,对我们的这个互动也是非常的不认可,也积压了很多的情绪,那么他就用另一种方式和我们互动。他把自己关到屋里,然后通过另一种渠道,通过看一些东西,用这些东西胡思乱想,在家里弄出一些我们认为也不正常的一些事情来。而且整个生命力也是比较消沉的,无精打采的,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我们。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无论是孩子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怎么样给到孩子一个非常好的指引,一个非常正确的,能够让孩子的生命力不断不断的,越来越好的这份引导。所以我经常和家长们在一起沟通这个的时候,甚至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你要让你的孩子有感觉,当有了感觉的时候这个事就好办了。所以家长有时候就会问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让他有感觉啊,我还没感觉呢,什么叫让孩子有感觉呢。
有感觉就是他和你的互动完了以后,交流完了以后,他感觉自己很重要,他感觉自己很棒,我怎么这么厉害呢,我还是有两下子的嘛。我的这个主意出来以后,大家都觉得不错,我的这个整个的思路不错啊,我的这个办法有的是。我是一个有办法的人,我是一个碰到事情可以去解决的人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内心的这份能量慢慢的升上来,就是让孩子有感觉。
我们很多家长很多时候,总是想让孩子不经历什么,而直接懂事,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孩子经历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他体验了啥,他就会成为啥!所以如何在孩子的经历和体验中去正确的引导一个方向,非常重要!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说出来的话,都是让我们的孩子感觉到自己做的不好,没有做到百分百,而我们把焦点放在这里。那让孩子有感觉,我们就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有感觉。比如说一个男孩子慢慢的长大,十岁,十几岁,张到18岁,你就让他在家里有锻炼找感觉。什么时候有感觉,如果你碰到一个事情你自己都干了,孩子就没有锻炼的机会了,没有体验的机会啊。孩子只要能干这些事情就让他去做。 比如说去把地拖一拖,或者是发现了一个这个毛毛虫,你特别的害怕,那么这时候,就喊儿子或者女儿,这时候孩子一看,妈妈这么害怕,然后就会说“在哪儿呢,来,我来消灭它。”当他灭完了以后,你就马上去表扬他,然后说“有你在家真好,你就是妈妈的依靠,以后碰到什么事儿都不怕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受到这种体验:我很重要,我很厉害啊,我可以保护妈妈呀等等,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会感觉自己长大了。等孩子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要学会示弱,你越示弱你的孩子成长的越快,你越示弱,孩子越有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去引领孩子,不知道从哪个方向,让孩子有更多的收获,让孩子更好,我们都有这个心。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孩子无论经历了什么事,这个事无论是好还是孬,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他经历了,我们就要让他在这个经历中去拿到该拿到的。什么是拿到该拿到的呢,就是让孩子从这个经历中,来收货通过这件事情的经历,这个过程让我体验到什么,让我学到了什么。再有这种事情我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件事情对我今后的人生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这是孩子应该收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家长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一起面对的。让每一个孩子收到的是,无论我碰到什么事情,我的爸爸妈妈都和我站在一起去面对,一起去分析,一起去解决这个事情。那这样呢,大家站在一个战壕里就是战友,一起时面对这些,即使再困难,即使再挫折,这都没有问题,只要孩子能收到,我们是他们的坚强的后盾,那他就愿意去体验这些东西,愿意去勇敢的去面对。
你如果想让孩子负责任,那你就要让孩子体验到负责任的好处,要不然他怎么愿意负责任呢。我举个例子,如果在教室里,边下课时一个孩子不小心把玻璃打破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他,这时候老师如果进来说,“这是怎么回事,谁打破了。”如果这个打破玻璃的孩子低着头不说话,他的班长站起来了,他说,“老师,这个事儿我有责任,我没有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这里会有玻璃,我抽时间把玻璃换上。”这个事情结束了以后,你想一想,在当下的那个负责任的班长收获的是什么,收获的是所有的同学对他的这份赞美,这份敬仰,这很佩服,能够站起来负责任。而那个不敢承认的当事人,那个同学,他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失去的更多,而不是玻璃的几块钱。所以我们让让孩子体验到负责任以后,他可以达到更大的价值,他享受这份快乐,他享受着这份满足,我可以这样,那么孩子就愿意去负责任。
所以让你体验到啥,你就是啥的时候,你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那么既然体验了啥就是啥,经历了什么,你就成为什么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做更大的一个规划。那就是让孩子去体验去设计它的体验,你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设计他的这些经历,让他去体验这些东西,这不就成了吗。
所以我们今天从孩子的叛逆,谈到来认识孩子的叛逆,来指导这些,不是孩子所要告诉我们的,而是孩子不自然的这份诚信。那我们收到的呢,是这个生命对我们的提醒,我们要学会去引领孩子,学会成为孩子的引领者。在人生方向上,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他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有力量,在这里也祝福每一个孩子,也祝福每一个成长中的家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