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禀父母(1)【968】2024-7-30(2)
禀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正月二十五日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男在四川,于十一月二十日还京。彼时无折弁回南,至十二月十六日发家信。十二月除夕又发一信,交曾受恬处。受恬名兴仁,善化丙子举人,任江西分宜县知县。十年进京引见,正月初四出都,迂道(绕道)由长沙回江西。男与心斋各借银壹百两与渠作途费。男又托渠带银三百两,系蓝布密缝三包。鹿胶二斤半、阿胶二斤共一包,高丽参半斤一包,荆七银四十两一包。又信一封,交陈宅,托其代为收下,面交六弟、九弟。大约二月下旬可到省。受恬所借之银百两,若在省能还更好。若不能还,亦不必急索。俟渠到江西必还,只订定妥交陈宅,毋寄不可靠之人耳。若六月尚未收到,则写信寄京,男作信至江西催取也。
陈岱云之贤配于正月八日仙逝。去年岱云病时,曾经割臂疗夫。十二月初二日生一子,小大平安。至除夕得气通病,正月初三日即服人参,初八长逝。岱云哀伤异常,男代为经理一切。二十三日开吊,男賻银十六两。陈宅共收賻仪三百二十余两。
二十二夜,男接家信,得悉一切,欣喜之至。蕙妹移寓竹山湾自好,但不知作何局面。待聘妹夫恐不谙耕作事,不宜写田作也。祖父大人七旬晋一大庆,不知家中开筵否?男在京仅一席,以去年庆寿故也。祖母大人小恙旋愈,甚喜。以后断不可上楼,不可理家事。叔父大人之病,不知究竟何如?下次求详书示知。
男前次信回,言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赠戚族之用。昨由受恬处寄归四百,即分送各戚族可也。其余六百,朱啸山处既兑钱百三十千,即除去一百两,四月间再付五百回家,与同乡公车带回,不同县者亦可。男自有斟酌也。
男自四川归后,身体发胖,精神甚好。夜间不出门。,虽未畜车,而每出必以车,无一处徒步。保养之法,大人尽可放心。男妇及孙男女皆平安。陈岱云十二月所生之子,亦雇乳妈在南宅抚养。其女在郑小山家抚养。本家心斋,男待他甚好,果亦凡事必问男。所作诗赋,男知无不言。冯树堂于正月十六来男寓住。目前渠自用功,男尽心与之讲究一切。会试后即命孙儿上学,每月脩金xiujin(送给教师的酬金)四两。郭筠仙进京,亦在男处住,现尚未到。四川门生已到四人。二月间即考国子监学正。今年正月初三下诏举行恩科。明年皇太后万寿(长寿。祝福之词。 封建时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定有覃恩tanen(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可请诰封gaofeng(古时朝廷给予官员及其先代、妻室封赠爵号的诰命)。此男所最为切望(殷切期望)者也。去年因科场舞弊,皇上命部议定;以后新举人到京,皆于二月十五复试;倘若文理纰缪pī miù(错误)者,分别革职、停科等罚。甚可惧也。
在京一切,男自知慎。余容续陈。
男谨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