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一个地方,张澜故居。
去的时候,跟着导航,许是大路修路,走了一条羊肠小道,路一会上陡坡,一会下陡坡,走到无路可走,沙石遍地。
问了当地人,说要开过池塘旁的小路才可以,只有车宽,考虑到一家老小的安全,临门一脚,我想就不去了。无奈为夫不肯,于是慢慢的经过那段难走的路,简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过了池塘,看了还剩1.5公里,乡里人建议我们停车步行,想到东西多,又拖家带口的,我们还是把车开了过去,还好后面一路平川,停车也方便。
景区周边全部在修中,农人们挖池塘里面的泥巴,用锄头作业,池塘中几只鸭子列队前行,我赶忙让子由看鸭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野外的鸭子,他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农人们看着我们更稀奇,一看就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城里人。其实心中暗想,这些我根本不稀奇,我老家多的是。
故居的房子很有年代感,虽不大,但是也看得出他曾经的辉煌,所有的房间,都是锁了的,只能从外面窥探一二。
那房子的正房很高,大有居高临下之感,旁边两个阶梯,都是厢房。上正房要走过三米多高的台阶,先从侧边上,再从正面,全是整齐的石头板筑成,估计在哪个年代已是大户人家。整个房屋,后临山,前有荷花池,是个幽静读书的好地方。
故居旁边的有一座小屋比邻,老人在修理自己的院落,老妇坐在门口。近前聊了几句才知,他们是张澜的哥哥的孙子,约莫仔细一看,这老大爷竟然和他三公张澜有些相像。
看了故居,老人们就准备回了,听说山后还有二十几个省的民盟林,我们也想去看。这地方,可能一生就来一次,既然来了,何不多逛逛呢,后面我们顺着路爬上了山,一路看山看水看树林。
后面在农家乐吃了饭就回来了。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回来已是累的只剩下睡觉的想法。
忙忙碌碌,才觉和夫在一起已三年过去了,也毕业了这么久了,虽不负岁月,却也不知所获。
对自己的事情,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事情,总是觉得需要更多的投入精力。
没有太多的想法,或许会重新拾起某些丢失的东西,或许会这样充实而宁静的是生活下去。
以后的以后,我们再去别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都将保存在记忆的脑海里。
有一天也许我忘了,我再拿出我的文字来,回忆回忆那些我们走过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