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共读提到张文质老师回忆起自己的读书时代,深受他的恩师王秉老师的鼓舞,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制定了不同阶段相适宜的目标,并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最终考上了大学。这是一个非常感人非常励志的故事,也更加说明了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的重要性。
以前,每当我的大儿子亿涛到一个新的学校就读,或者有新老师任教的时候,我都会给老师发一条长长的短信或者与老师当面交流,告诉老师亿涛的性格特点、成绩层次、爱好特长、缺点不足等等。我的本意是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孩子的过往和现状,让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更好的教育、培养、相处。
没想到,在亿涛初一那一年,他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以后你不要在老师面前说我的优点和缺点。”“为什么呢?”这对于我来说,是有点好奇的。亿涛说:“我的成绩和不足,只代表我的过去。新的学期开始了,环境改变了,我有了自己全新的目标。”我一听,居然有些震惊了,马上追问:“那你现在新目标是什么?”亿涛说:“以前在绥宁,我成绩排名靠前,但现在来了长沙,同学都很优秀,我只要尽自己的力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以前我不爱运动,可现在的我想把自己的身体练好,你又怎么知道在学校的我没有跑步,没有打篮球呢?以前的我每天练钢琴,可现在的我没有条件练琴,我打算在美术方面深入的学习……”那天,孩子动情地说了很多话,都是我第一次听孩子说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真的长大了,以前更多的时候是我参与、我引导,现在,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还蛮有道理的。好,孩子,我听你的!
事情证明,孩子一旦给自己确定了目标,他基本处于自动波的模式,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他吃了很多苦,也遇到了很多事,即使偶有匡瓢,成绩退步了200多个名次,他自己也能总结、反省、调节、解决问题。我想,这个过程,就是孩子最好的自我成长的过程吧!
今年,孩子升入高一,新的班主任又在群里发一条信息:请家长把孩子的基本情况编辑好,私发信息给班主任。我只简短的地编辑了孩子的基本信息,是否寄宿,最后附了一句话:“亿涛是个平凡的孩子,但他善良、坚毅、独立、稳重、细腻,细节我不赘述,期待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启意义非凡的三年高中学习生活之旅,扬长避短、笃定前行”。因为,我相信,新征程,孩子一定有他适合自己的目标。比如在选择班型的时候,亿涛跟我分析了他自己各门学科的状态,结合学校老师给出的各个班型的利弊,以及自己长大后就业的目标,毅然选择了生物竞赛班。哪怕我告诉他,你选择这个班型,几乎没有节假日,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定。那么,好的,孩子,我支持你!做为母亲的我,只要无条件地陪着你,一起努力、一起付出、一起承担!
是的,张文质老师也说过:“只有制定与孩子成长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孩子才能通过努力去完成,并由此获得成就感,激发自己一步一步地前进。”严厉和高要求只能对孩子产生外在的推动力,就长期来说,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和成就感才会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作为父母,我们要辅导孩子制定与自己相适应的目标,目标太高,孩子压力太多够不着,会产生负面效果;目标太低,孩子一下就达到了,也没有太多挑战性,一定是稍微踮脚可以达到的高度正好;其次要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才会更加愿意自主学习成长,而不是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复习功课,在这样的状况下,家长是主动的,孩子是被动的,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都喜欢追求快乐逃离痛苦;最后,多听听孩子本人的声音,如果孩子自己制定了适宜自己的目标,他就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他就会更喜欢在学习中的心流体验,那最后,自然会无限接近自己制定的目标。
退一万步讲,万一孩子没有达成目标,但这个过程是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有意义的,又何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