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小说《水浒传》,书里有这么一个人物让人颇费思量,文,不及吴用等人足智多谋,武,不及林冲、关胜等人可马上得天下,说风流,与风流倜傥的、能吹拉弹唱、懂风情的、刺得一身纹身的燕青又无法比拟,说专业,他仅仅是郓城里的一个押司,也就是一个刀笔吏,与现在的法院的法官差不多,与梁山上的“主工种”相差甚远,但见他“面黑身矮”,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号称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宋江宋公明,就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掌管水泊梁山的一群好汉,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最终把梁山泊的一群好汉训练成威震八方、叫宋徽宗坐卧不宁、寝食不安的农民起义军。
简直是匪夷所思。
为什么呢?
再看小说,似有所悟,究其原因,一是他“乐施好善”,碰到揭不开锅的人家,就送点散碎银子——反正有人送给他,最终落得了个“及时雨”的雅号。这还不是他能掌管梁山的主要原因,关键点是他比晁盖等其他好汉多了那么一点点主意,多了一点点思路,尽管这个主意、这个思路也委实不怎么样——招安,但在一群流氓无产者的眼里,这也就足够了。这个主意迎合了一批原本在体制内的中下级军官,如花荣、秦明、关胜等人,这些人原本就衣食无忧,或被裹挟、或不得志上的梁山,他们的骨子里是想着那朝夕钟鼓馔玉的生活。这个主意也为阮氏三兄弟、刘唐等最基层的百姓画出了一个大饼,这些人原本就在最下层,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天天梦想着过城里人的生活。这个主意还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在中国的历史上,“落草为蔻”、“占山为王”等终为匪帮,而一个“匪”字,是主流社会所不齿的,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也瞧不起他们的,他们自己也不会为这个“匪”字而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的。就像《林海雪原》里的座山雕,明明是个土匪,他还偏说自己是“国军”。这些也就为宋江的“招安”说提供了群众基础,能“封妻荫子”、博得个好名声,又能过上安定的日子,谁不愿意呢?尽管这仅是一厢情愿,但也足够了,足够那一帮子好汉去憧憬了。
当然,他的这个主意也有人不屑一顾,其中有伤透心的林冲,有看破世道的武松、鲁智深等人。
你说,有了这个思路,有了这么个主意是何等了得!
可是,水泊梁山为什么最后土崩瓦解了呢?这帮好汉怎么作鸟兽散了呢?
这就要具体分析了,简单地说,宋江的这个思路,宋江的主意委实不怎么样。想与狼共舞,仅是一厢情愿,昨天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今天就是同朝为臣的朋友,这怎么可能呢?尤其在北宋这个等级极为森严的极度黑暗的封建王朝里就更是不可能了。
可见,仅有思路是不够的,思路必须要实事求是,思路必须是科学的,思路必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可惜的是,在宋江那个时代,他们谁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