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我一直信奉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电视剧还是很稀有的东西,还记得当时我邻居家买了一台电视剧,邻居们都纷纷跑来看热闹,没见过这么稀罕的东西。当时由于家里条件限制,我们家还没有买,所以我除了偶尔去邻居家看电视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那时候不像现在课余生活这么丰富,除了和邻居家的小孩一块丢沙包,玩橡皮筋之外,就没什么活动了。而我还是属于特别不爱动的人,所以慢慢的就比较喜欢一个人待着。慢慢的我发现故事书的魅力远大于游戏的乐趣,最初看的书是格林童话,还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的。当时不是彩印的,就全部是汉字,在我的印象里是很厚的一本。因为要急着还给同学,我当时看的很快,没几天就看完了,从此书在我的生活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看的童话书都看的差不多了 。从初一的语文课本上开始,每本的后面都有推荐的名著阅读,那时候开始接触一些大家的作品,像鲁迅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记》,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尤其是关于祥子人生态度的变化,印象非常深刻,以前他一直是个上进的人,为了攒钱买车,多辛苦他都能忍受,可是小福子死后,他觉得人生完全没有了意义,从此便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过一天算一天。当时就觉得生活对他真的很不公平,知道后来对历史了解的增加,才知道像祥子这样受害的人还有很多,都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所造成的。
从那时候开始,便对书狂热不已,只要当时知道书名的书,都会想法设法找来看。当时最喜欢的事莫过于看过书之后和同学讨论自己对书的理解以及对书中人物的评价。记得讨论最多的还是《红楼梦》,当时刚好处于叛逆期,不想听父母的话,所以对格外会做人,又比较讨长辈喜欢的薛宝钗非常反感,反倒是喜欢林黛玉的个性,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的是有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意思,没事就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古论今,特别惬意。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各种娱乐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很难有人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本书了。更有甚者,倡导“读书无用论”,即使看书,也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去读,所谓的闲书,坚决不看。在我看来,这样有点未免太功利了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找个安静的地方,心平气和的看几页书,品一杯茶,不也是生活的乐趣所在吗?
因此,多读些“闲书”,也未尝不是一件趣事。若真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也是人生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