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6年毕业的,答辩完以后投奔了在北京的老姐。一个月4000元的工资,减去每个月800元的房租、160元的上下班交通费、200左右的午餐费;扣除五险287.56,一个月其他花销1000左右,怎么算都不够花。和老姐要,还半蹭着人家房子(老姐交每月1000的房租),张不开嘴。
冥思苦想,怎么办呢?创业吧!!!
做什么、自己会做什么,妈的,这还真是一个大问题。正在焦灼的时候,发现老姐有几本烘焙的书,顿时我的眼就亮瞎啦。我爸爸在我们村算是半个厨子,我在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之下怎么也算1/4个厨师啦。自认为还有点天赋,干。
没有预算、没有调研、没有渠道,我就有“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但就是:干。最后发现最大的失败是没有考虑自身适不适合做销售,最最大的失败是没有考虑到老姐是个体重180斤的吃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幸好淘宝有蚂蚁、京东有白条,在全身只有500积蓄的时候愣是买了一堆东西,烤箱、饼铛、封口机、包装袋、发货用品、蛋糕粉、黄油、巧克力、蔓越莓、棉花糖、、、、、、4000多,我姐说我也和你干吧,给了我1000算是“入股”啦。我离职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发造没啦。
说实话,因为自己做饭还不错,所以做得甜点和糖也挺好。虽然有时候因为大意,做出来的败类折磨着我的胃(做的不好看的不能卖,扔了很浪费,原料很贵的,只能自己吃),但是我感觉已经很成功啦。
在圣诞节前,熬了2天2夜,做了预计可以卖2000元的饼干和牛轧糖。老姐负责朋友圈吆喝,而我就去了龙泽天桥接客。那一天把我冻的都忘了自己姓什么,卖了3包50块钱。老姐战果不错卖了600多。可圣诞节之后每周只有零星几个订单,金额几十块到一百块不等。
我们的销售主要还是靠一个朋友圈,因为都是熟人来买,而我又不太好意思要多了钱,所以每次都是卖成本价,甚至比成本价还低,卖的越多赔的越多。老姐更狠,每天自己吃两包。没有饼干了就吃原料巧克力、棉花糖、杏仁、、、、、、二个月胖了10多斤。她这吃法2个月1500块钱就没了,没想到啊,后院起火。最恐怖的是她还七大姑八大姨的送,最后连她自己都不知道送了多少。
为了一心一意能做好这个饼干,我的工作也辞了。日常的开销没有着落,怎么办?只能把简历翻出来,继续投递简历找工作。最后把剩下的配料做成饼干一点点卖了。
历时两个月的创业梦碎的只剩下一些变了味的饼干渣。前期投入,加上后来不断进货花了有15000多。不说啦,算一下怎么还债吧。待我调整状态,还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