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熙
一
前段时间,表弟在小叔的陪伴下,来了我所在的城市。
表弟两岁的时候,小叔与叔母离了婚,然后独自南下,去了深圳闯荡事业。从那时起,表弟就一直被寄养在姑姑家。
或许因为没能给表弟一个完整的家庭,小叔心中常常带着一种愧疚,表弟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绊绊,被家乡到深圳这段距离放大,在抵达小叔心里时,就具有了使他关切过度并且进而焦虑的威力。
这次小叔放下深圳的工作带表弟来我这,是因为表弟最近新转了学,暂时有点不适应新的环境。
小叔希望我能和表弟沟通心事并予以开导,因为我的话,表弟最听。
他们到的比较晚。晚到半夜十一点的时候,我们还拎着大包小包,在这个城市的某条街上找酒店。
无奈找了一家又一家,都是客满。
街灯下的车流变得稀疏了,只偶尔一两辆,在深夜的安静里发着呜呜的轰鸣声缓缓而过,像田间忙碌了一天的农夫,荷着锄头抽着旱烟,在月光的陪伴下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快走到路的尽头,我们仍未找到不客满的酒店。我几乎在心里默默地盘算起了今晚陪他们一起睡大街好还是睡桥洞好。
幸而,在大街与桥洞之间,我们问到了最后一家酒店,有房。
真是让人高兴的事,酒店的房卡上印的广告词,更是让我们精神一振:
"××酒店,酒店之光!入住××,幸福安康!"
又幸福又安康,多棒!电梯里,表弟拿着房卡朝我嘚瑟,笑的很开心。
刷卡,开门,扑面而来一股烟味。
插卡,取电,房间里地毯旧旧的,缺了一角,并有焦色。
我刚想说什么,表弟往床上四仰八叉一趟,惬意地伸了个懒腰,一脸幸福安康地说:"终于可以休息了"。
我还是坚持,说:"咱们换一家吧?"
"蛮好的,床又软和,我要睡啦,明天早上记得来接我啊,我要和你一起去玩。"表弟说。
他对这样一个落脚之处,感到很满意。
叹了口气,我只好说:"那我去楼下给你们买毛巾和牙刷牙膏。"
二
读初中时,有一天放学回来,我看到祖母一个人落寞地坐在屋门口,于是凑到她膝边,问她怎么回事。
祖母告诉我,那天白天她去看表弟,发现当时才两岁多的表弟一个人在家。可能是叔叔叔母趁着表弟睡觉的功夫,锁了门出去办什么事。但是表弟睡醒后,叔叔叔母还未回来。
透过窗户,祖母看到表弟一个人在屋子里,扶着床沿自己玩着。
床沿旁边的电视柜上面,还放着两本离婚证。
年幼的表弟捧着自己的小水瓶在家里随意翻找着,似乎摸索到一张纸巾、一个电视遥控器,都是特别有趣特别幸福的事。
而窗户外边的祖母,却忍不住掉下泪来。
过了一段时间后。那个家就散了。小叔南下广东,表弟被寄养在姑姑家。
三
每次放假回家,表弟都喜欢来找我玩,我去哪他都喜欢跟着。
有时他给他钱,让他去买吃的。他总是买一式四份,一份给我,一份自己吃,另外两份,往自己兜里揣好,留给姑姑家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我有时也会不经意地问他,咱们这个大家族里,他最喜欢和谁一起说话一起玩。
这时,表弟会有点腼腆,笑着说还是最喜欢和我在一起。
有一次,我接着多问了一句——"那最不喜欢的呢?"
这一问倒是让表弟茫然了,他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没有不喜欢的啊。"
"你妈妈呢?"
"她搬新家了,就在我们中学旁边,好几次放学,她碰到我,还喊我去吃饭,但是我都没去。"表弟说。
"你恨她啊?"
"不恨啊,我身上的衣服还是她上次给我买的呢",表弟伸了伸衣袖,一脸骄傲地说道。
我看了看那件衣服,想起自己还曾经笑过表弟,"怎么老是这一件,都不换洗的吗?"心里顿时有点惭愧。
四
待在家的日子毕竟很少,我不在家的时候。表弟总是会给我发QQ消息,一般没什么内容,大概就是"在干嘛?"、"吃饭了没?"之类。
然而只要有空,我都会给他回复,顺便问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
有一天晚上,我又收到表弟的QQ信息,还是那句,"在干嘛?"
我当时手头正好有一些工作,就没有及时回复,后来就忘了这事。
之后有一次回家,老妈聊到表弟,问我知不知道,前段时间表弟离家出走的事。
我愕然。
翻了翻手机里和表弟的聊天记录,表弟离家出走那天的记录里,只有表弟发过来的三个字:
"在干嘛?"……
我无从知道那天晚上表弟是在什么地方给我发的那三个字。
我知道的只有,那天他应该很孤独,而唯一想与之倾诉心事的人,在他发出消息之后,没有给他回复。
五
老妈说到的关于表弟另外的事,是照顾摔伤住院的姑姑。
姑姑在店里干活的时候不小心被玻璃碴子扎到,大腿上被划了很大一道口子,于是住了院。
姑父一个人要看店,姑父家两个孩子一个高三一个初三,晚自习都上到很晚才回。
于是,表弟每天放学后,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开始在家里给姑姑准备晚饭,然后用饭盒打包好送到医院。
而他自己,则弄到很晚,才蹲在屋门口一个人吃上饭。
对此,老妈的评价是,表弟虽然有时有点孤僻有点不听话,但是,特别知道感恩。
我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六
前段时间读到一本书,书名叫做《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它是瑞典著名80后博主、畅销书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处女作,该书被称为奇迹之书,欧美读者几乎人手一本。
书里讲述了59岁的欧维,在一个周二的午后,被自己的公司以"劳动力过剩"为由解聘了。
他三分之一个世纪都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一辈子从来没有请一天病假,尽职尽责,现在却因为这样轻松的一句话,他就得离开。
于是他想到去死。
而在这之前,欧维进行了一场反思。
这场反思的题目是:
当被社会淘汰时,我们回头看看自己,那个自己,还拥有什么?
欧维通过反思,发现自己还有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出色的修理各种工具的能力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他还从和妻子素雅的恋爱和婚姻中领悟了如何去爱;从为患瘫痪的老朋友和敬老院的抗争中领悟到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困境,都应该要有尊严的活着的道理。
七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过,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上,无法躲避的邪恶始终包围着我们,从摇篮直到坟墓。对此,善虽然算不上是什么挑战或者回应,但却是我们自身独立的一种证明。它是幽默感对命运悲剧性和荒诞性做出的反驳。
正因为命运存在着这样的悲剧性和荒诞性,所以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
但同时,他也有着同痛苦相对应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是我们的倔强。
而同时,这份倔强也将给我们带来清澈和坚韧。
不是吗?
——完——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