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情人节,在大学时节是从不过的。因为没有男朋友,所以无视情人节影响的我和好朋友一起逛街,却发现满大街的玫瑰鲜花以及成双成对的人的时候,觉得逛街真的是一大讽刺。
后来谈朋友后发现,情人节什么的是不是要过,过的是否足够浪漫,不在于节,而在于人。对于从来不喜仪式感的男朋友来说,过节庆祝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他总说那些东西很没意义,人贵在真心而非故作的浪漫。
所以生日也好,情人节也好,结婚纪念日也罢,所有的日子对我们来说与其他三百多天的日子里的每一天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我多年的提醒威胁无效之后每每到了这样的日子,徒生伤感罢了。
这就是看人看走眼的后果,本以为细心体贴入微之人必懂女人浪漫感性之心,会细心设计浪漫以感动我心,却不料第一次送花时说这是第一次送你花,也是最后一次,然后我就与鲜花无缘。
后来有一次拿了花回家是因为同事买花多了,抽了几支回去,说也算过了情人节。巧克力,鲜花,基本上我都是自给自足。
后来觉得老夫老妻的,也就不再矫情着过节了,有了微信更是方便,在微信里发个5.21或者5.20也就算表达了心意,再不然送一个玫瑰的表情包也就全部搞定。
只是,年岁渐长,慢慢地发现老公不是不懂浪漫,只是在我这里他好像浪漫不起来,不知道是我个人体质问题,还是某些时刻的问题,我不见的某些浪漫可能会在某个时候不经意地看见。
所以越是平时还好,一到过节,特别是这种敏感时节,我总想二十四小时监视,看看有没有电话短信或者是特别的约会。只是发现监视劳累而且到最后很可能还是一团糟的状态。
同事调侃我说看你老公潇洒自在的状态就知道,他对你的安全感满满,而你对他的安全感好像就没有那么浓烈,要适当制造压力感,对方才会关注并且努力工作赚钱。
而我好像只知道打电话问清楚在哪里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后,便再无其他方式能让对方心生危机之感。而我的危机之感却会因为打电话印证行踪后有所减缓。
所以现在明白,是否有安全感也在人,自信与否很关键。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对对方的爱有信心,节日里究竟表达多少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心意;而对自己不自信之人,终究是要借对方的行为来读出对方喜爱的程度以及自己值得被爱与否,所以浪漫和爱情便画上了等号。
也因此,想着法提醒对方所有的节日,纪念日,并且希望惊喜,无非是想看一看,自己究竟有没有在对方心中,占有几分重量。
而这个疑心,并不单是疑心对方是否与他人有约暧昧,还在于想要验证爱有几分。
只可惜,雪天黑夜,并无月亮当头,恐不少人无法唱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名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