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在工作中是一件很日常、很普遍的场景。所以我之前一直觉得这件事很平常,开会还需要专项的学习吗?
但是今年因为工作环境的变化,需要自己主持开会或者通过会议拉通的场景变多了,冗长拖拉、开了半天没有得到预想结论的低效会议也变多了。然后觉得很巧,rachel说这次的书单是《贝佐斯如何开会》,我一看书名就觉得“对哦,最近不是总是对怎么开好会有点困扰”。所以我其实也就花了三四天就吧这本书先快速的翻了一遍,赶在一个研讨会抱了下佛脚。
实践思考1:关于提高研讨会的会议效率
【会议说明】产品组第一次研讨会,属于头脑风暴后决策的会议,参会11人。会议目标是制定产品组22年的改进目标和改进行动计划。
【经验思考】
1)会前准备:如果说会议参与人较多,或者预估会议议题不会很顺利,那么更需要提前做好会前准备。从会议目的和与会人出发,提前理清会议议题,确认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免得一开会直奔主题让与会者摸不到头脑,或者是会上才发现直接用嘴巴说会说不清楚。
2)会议目标和时间管理。作为会议的负责人和主持人需要在会议过程中牢记本次会议目标和时间节奏的把控。有效控制讨论的发散情况,保证会议效率;在跑题和讨论遇到障碍的时候,就想一想本次会议目标。这点能很显著地提高开会效率。
3)调动所有与会者,强调“会上反馈,会后实践”。通过观察哪些人都没有发言,cue没发言的同学发言,增加了反馈输出。好现象是这次会上部分之没发言的成员发言,另一方面也缓解无人响应和确认不到位的尴尬。还有一点是这个场景往往需要结合“转述”的技巧,通过“转述”既能拓宽参会人员的思路,也让我更好的理解发言人的意见。
4)抽离。讨论过程复杂、卡壳的时候,可以站起来继续说,思路会清晰一点,感觉大脑会重新开始运转。
【教训思考】
1)总体研讨会效果一般,有1个同事全程未发言,2个同事发言内容不多。考虑讨论会积极性和参与人员的责任感有关,后续把专项讨论落到具体人员,小团队内组织讨论。
2)头脑风暴类的会议,需要一个好的讨论思路框架。不然容易局限讨论思路。也就是虽然准备了资料,但是准备好的资料、好的讨论工具也很重要。
实践心得2:逆向思考应用
1)发布新工具启用通知:在看到新闻稿形式整理资料的时候,想到发布的内容应该从受众角度编写。让发布的内容更易理解,更能发挥作用。
2)制作发布新的运行周报时问自己:我发了这个周报有人会看吗?是发送对象所关心的吗?他们可能更想看到什么?我发这个的目的是什么?
3)很多事情都可以用逆向思考,主要还是从结果导向出发,能够拉齐共识。如开发测试互怼,但是我们应该从目标上来看待问题,更应该关注如何共同实现团队目标,而不是互相指责。
疑惑
还没实践过会议从“沉默”开始:会前用15分钟进行默读。其实内容也还有点疑惑:这个真的有用吗?为什么不把材料会前发出呢?与会人员不想看怎么办?怎么执行呢?总觉得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