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小喜欢动物世界,对生物和进化论有一定了解,如果人类社会和政治经济中规律性的东西是你所感兴趣的,那么推荐阅读德瓦尔的新书《共情时代》。当对各种社会现象无休止的讨论中,制度法规的讨论已经车轱辘话,哲学已变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意识形态只是借尸还魂,生物学的角度看待问题会让人觉得既朴实又透彻,人类很多社会理论架构已经推倒重来了,但我认为发源自达尔文、华莱士的这一支研究社会的流派,剔除掉进化论身上杂芜、偏见和保守后会走得更远。
每次读德瓦尔的书,最令人愉悦的内容要数书中主角动物们令人大开眼界的表现,即使不从学术实验上分析也足够妙趣横生,引人思索。这里不想剧透太多,就说阿纳姆动物园,就是《黑猩猩的政治》里的那群黑猩猩的家和德瓦尔学术发家的地方。
“几只年轻黑猩猩捉起一只小鸭子(黑猩猩们住在一个周边是水的小岛上)粗暴的抡着玩……这时杀出一只成年雄性黑猩猩,它跑过来亮出狰狞的面目,年轻黑猩猩们一哄而散。助人为乐的故事还没完,它环顾四周,发现还有一只小鸭子留在岸上,就走到跟前,像小孩玩弹球那样,飞起手来把它扒拉到水里。”看起来分明是大人在管教孩子,还不忘护佑周围的小动物,对人的社会里这事平常事,但是对于一只黑猩猩……黑猩猩和我们到底有多相似呢?黑猩猩为何会教导训诫,为何扒拉鸭子回水里,我们在看待这类事情时为何不自觉使用人类视角和感情(有些科学家反对过于人类感情化的看待动物)?问题对动物和人同样有效,我们也应该从进化论角度问问,人做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意义何在。
类似以上这样的问题作者会从演化和认知的角度一步步探究。其中包括各种作者亲身经历和实验和各种前辈观察和故事。亲身经历自然格外鲜活,虽然是科研,但是写起来颇为诙谐有趣。什么是“实地工作者入门礼”,就是野外亲眼见证黑猩猩协同作战抓猴子的奇观,同时接受“黑猩猩兴奋起来就会汹涌排便”的洗礼。本书的翻译也保持了作者口语化,给人的理解很大压力的连篇累牍式的分析,有少量知识基础和探究人类情感本能的兴趣,很容易和作者对上点儿的。
当然,作为灵长类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德瓦尔不是单纯的讲动物趣闻,而是从演化角度点化一下,让人感觉驱使动物去行动的本源更加“有趣”,人和动物在感受方面有多远(确切说是哺乳动物),小到群体,大到社会通过什么形成和紧密联系的,看过的人相信都会有所理解和领悟。本书从协同行为、共情和情绪感染开始,进而分析自我意识、换位思考,最后两章探讨合作、不公正规避、交换、回报预期,行为中公平的形成及背后的驱动力,谈论的范围包括了人类社会和动物界。
作者带着我们一起重新咋么人和动物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就像是鱼儿重新咋么水的味道。这些自然演化所塑造的力量如此基础,以至于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觉其存在,所以历史上宗教和流派经常曲解,甚至完全无视人性不是一张“白纸”的事实。
书名《共情时代》虽然有作者的期望与寓意,但是分析的过程依然是达尔文似的,对卷尾猴怒丢黄瓜以示抗议和部分黑猩猩主动要求分配食物给其他黑猩猩的行为的分析结果依然是“软核利他,硬核利己”的结果,然后大自然所塑造的共情和公平意识有时还会让我们和动物不计回报、借“情”发挥帮助他(它)人一把。人类和猿类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和群体就说明自私和社会性虽看似矛盾,但大自然手一定已将他们嵌合在一起,任何对单独一边的质疑和过于泾渭分明的划分都过于偏激。
此书最后两章我重点看了两遍,在社会性行为方面期待研究人员做更多的研究,我就很想知道在有和没有社会其他群体的关注下行为会有多大差异;两只猴的公平实验能否引入第三方的猴,看它会不会解决他人的不公平分歧。作者希望全人类能对他人再稍微敏感一点,我也希望人们都对人性的本源多一份了解,毕竟人类现在的大社会生存环境与当初人类形成生物基础时的环境已经差出十万八千里,人需要靠智慧为社会和经济运行设计并制定更多的规则,如果能在此过程中多了解一分生物上人类的情感基础,就可以少出现一些齐奥塞斯库时期罗马尼亚孤儿院式的杜绝人性的糟糕设计。
总之书看得很愉快,经常令我释卷思考。本人非专业,期待更专业点评。
以下是本书相关资源,果壳网的采访很专业。德瓦尔回答如果能与过去某人对话,他最想见的人是达尔文;我想说:“我能不能和你组团一起去。”
更多内容可搜索果壳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与德瓦尔做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