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有很多种姿态。独自穿梭在薄薄的雨帘之中,享受是我唯一的姿态。有时烟笼大地,有时天空清明,这种自然的美丽使我的感触变得更灵敏,情感更浪漫,回忆更丰满。是的,我喜欢柔情的雨。
上午十点,我在医院打着点滴。细雨在窗玻璃外斜斜飞舞,雨声落在窗台,嘀嗒嘀嗒,倒数着按响了情愫的门铃。想到今日是母亲节,却未能回去陪陪母亲,心里生出歉意几许。于是我给表妹发了微信红包,拜托她转交给母亲,也算略表女儿的一份心意。
吃罢晚饭,已是七点,我给母亲打电话,她一面向我致谢,一面给我报告今天的生活细节。母亲爱看电视,我是知道的,末了我交代她,您赶快洗了澡去看电视吧,却忍不住多问了一句,您最近在看什么电视剧?她想了想说,我不记得名字了。我笑话她,您不是昨天刚刚看了么,记性真不好。她懊恼的说,年纪大了什么事情都不容易记住。
放下电话,我心里有些难受。今年春节期间,我发现自己和父母说话时,往往要提高声音的分贝,他们才能听清楚,否则有点充耳不闻的意味。当时我心中一惊,父母亲真的老了!不止是白了头,驼了背那样简单,他们的各项身体机能,以我无法想象和不愿面对的速度,正悄悄地、不可遏制地衰退着。而最大的元凶,我怎会不心知肚明。
黑夜吞没了黄昏的最后一缕光,我慢慢走在北湖,在白天里总是隐身的回忆,此时急切地跳上线来,问候一些逝去的岁月。
幼时的我,是个特别不省事的孩子,而且行为怪诞。几乎每天上学时,从抓起书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会哭丧着脸,一边哼哼唧唧,一边用力地跺着脚,在母亲的护送以及姐姐的带领下,极不情愿地迈开上学的步伐。直到经过一片竹林后,我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欢天喜地地走向学校。其实我并不厌学,难道是因为和母亲短暂的分离而产生了焦虑吗?直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楚。
有一段时间,我迷恋上了猪油拌饭,一旦猪油融化进热腾腾的米饭里,我便会哭闹不止,认为母亲并没有在我的饭碗里加上香喷喷的猪油,后来我哭到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应付时,她只好狠心盛给我一些冷饭,看到乳白的猪油躺在米粒上,我破涕为笑。但我小时候长得很瘦弱,母亲尽管偶尔生气,却从不大声吼我,而是耐心地引导我好好吃饭。
我曾经有一个毛病:不会吃药。我将药片含在嘴里,喝水之后,药片总是顽劣地躲在我舌头下,没办法咽下去。每逢感冒发烧,母亲只好背着我去村卫生室打针,伏在她的背上,听见她不断地轻声安慰我,我暗自高兴,丝毫体会不到她焦急的心情。打完针回到家里,母亲把鸡蛋与少量面粉和在一起,搅拌均匀,烙成很薄的饼,然后切条,煮一碗香味浓郁的鸡蛋面给我增加营养。撒上葱花的鸡蛋面实在是太好吃了,我一边吃一边傻乎乎地想,感冒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要是能经常感冒该多好。
我的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我从不敢在他面前任性,却屡屡在我母亲身边撒泼、顶嘴,也许是我吃准了母亲性格温和的缘故,才会在不懂事的年龄肆无忌惮地令她操心。她相信有些孩子脑瓜开窍慢一点,因此我虽然怪异,却免受了许多皮肉之苦。不夸张的讲,十二岁前的我一点也不像天使,反倒更像一只顽猴。世间,有很多事情是经不起比较的,比较,会让人的情感天平不自觉地倾斜。幸运的是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厌烦过我,我始终和我懂事的姐姐享受了同样的待遇。
曾经我喜欢缠着母亲给我讲她的故事,她也乐于述说。她在少女时期,吃过各种苦,却并不抱怨我的外公外婆,反而十分理解、体贴他们,体现了一个老大的风度与担当,尽管她是一个女孩。她性格中有很坚毅的一面,我想这与她的生活经历有关。她聪慧,反应机敏,对人具有包容心,而且拥有精致的生活态度。我们家的厨房场景,我永远记得一幕,母亲每次把炒好的菜盛进碗碟后,总会拿一双筷子,给菜肴造型,使它们品相上乘,不至于一盘散沙,最后再用一块干净的布仔细擦拭掉碗碟周围的油渍。
我的母亲作为妈妈的角色,非常出色。作为社会的一员,她亦很出彩。我十一岁,正月初二,我们一家人收拾妥当,正欢喜地锁着门时,不巧来了位大妈,原来我的一位本姓爷爷去世了,作为儿媳妇的她想请我能干的母亲去厨房帮忙。我心里很不愿意母亲去,她的手指在过年前不小心被石磨伤得很严重,况且那是给外公外婆拜年的日子。没想到母亲爽快的答应了。厨房的活难免沾水,还会碰到热气腾腾的蒸菜,两天下来,母亲的伤口溃烂了,她却毫无怨言。
对一个孩子来说,世间的幸福莫过于——
地上有花,
天上有星星,
我有温柔的母亲。
那年夏雨至,我和母亲共赴了一场生命的邀约。从此,细致无声地润我心灵成为她一生的誓言。是的,我喜欢柔情的雨,如同我喜欢我柔情的母亲。
2019年5月12日初稿
2019年5月14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