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读书十分方便的时代。竹简木牍、丝帛麻纸的书已被激光照排、铜版印刷的书籍和电脑、网络所代替。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书籍的力量都是不可小觑的。古今中外,只有书籍,几千年不变地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经验。让人放眼世界、汲取经验;让人净化心灵、赶走浮躁、修身养性。读一本好书,就是积累一生的财富,令自己受益终生。
今天用十首经典诗词,与你分享读书的乐趣!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宋代: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大都交织着对亡夫,流徙等个人遭际的悲叹和对山河破碎、国势日危的愤慨。风格也多于婉约本色之中增添了不少沉郁的气质。唯有这首(<摊破浣溪沙》写得平和恬淡。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还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这首诗符合杜甫诗风,文词朴实,浅显易懂,以富从勤来生动比喻,说明学习必须勤苦的道理,对年轻人是激励,对吾辈人也是启发,就是说即使年长也需要像年轻人初学时一样,勤学苦读,所谓学无止境就是这个道理。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宋代: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合口味的好书,读起来饶有兴味,颇感惬意,但往往很快就读完了,掩卷之际,令人怅然。对脾气的朋友,谈起话来很投机,非常盼望这样的知心朋友多多前来与之交谈,但偏偏不见踪影,久盼之后,令人失望。世界上的事情每每是这样,希望和现实总是发生矛盾,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一个人一生中是很难遇到几次真正轻松偷快、开怀大笑的好时光。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明代:陈继儒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飘香。词人驾一叶扁舟,驶过曲折的柳湾和挂着鱼网的茅屋,听棹歌声远,蟪蛄幽鸣,愈显出夜色静谧柔美。下片以设问句指出有一池荷叶的桥边,从竹林中透出灯火和读书声的地方,正是词人结庐之处。画意浓郁,诗情荡漾,将读者引入优美淡雅、动静谐处的意境。全词清新柔和,流丽自然。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要想使自己有才气,就得多读书,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没有捷径。读书需要积累,知识积累多了才能转化成为素质和能力;读书需要思考,不能进行深入思考的读书有益也不大,而积累和思考只有通过“深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可以去除浮躁,可以让人沉静下来,进入深思,进入创造的过程。资料可以搜索,素质才华搜索不来;知识可以搜索,创造的灵感搜索不来;文章可以搜索,文化却搜索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