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部电影我看哭了。笑哭了也感动哭了。
这篇文章,我不写李焕英,那是贾玲的母亲。
我要写徐美英,这是我的母亲。
这是在梦里,也还好是在梦里。
妈妈要走了,我说:妈妈,我给你洗个脚吧。妈妈的脚很黑很脏,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妈妈要走了,我在梦里哭,撕心裂肺的哭啊哭啊,然后哭醒了,这是我第一次从梦里哭醒。醒后,懵了,擦掉脸上的泪,起床,心里就是不安宁。于是给妈妈打了电话,给她说了梦里的事情。现在已经不记得妈妈在电话那头说了什么,只记得那天整个人恍恍惚惚,梦里的事情就如同真的发生了。
在此之前,我知道她是我的妈妈,管我吃穿住行。冬天怕我冷,裤子衣服总是一间再加一件的层层穿着。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一手带大,到读初中住校才分开。妈妈说:以前不觉得,突然家里少了一个人,不习惯了。自那后,妈妈似乎对我更好了,我心里暗自开心。而我似乎是在那次噩梦后,才感知母亲在我内心的份量。而当自己也做了母亲后,更知母亲的不易。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母亲为我们做了更多的事情。
从我有记忆开始。
夏天,妈妈在房间里午睡,我和哥哥想要偷棒冰吃。哥哥派我去偷,当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冰箱门。房间里就传来妈妈的声音:又吃棒冰,不是吃过没多久吗?为什么那么轻的开冰箱门,妈妈还是能听见?
有一天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我害怕雷声,躲在桌子底下。妈妈在镇上的工厂里上班,那会要下班了,我很担心妈妈回家的路上出意外。也许那是我第一次开始担心妈妈。
放学后,我会跟着妈妈一起出去割猪草。妈妈会夸我很能干,能割满一整篮的猪草。
十岁那年的生日,妈妈说十岁是大生日,给我买了好多好多的新衣服,可把我开心坏了。
买新年衣服的时候,我总是要拉着妈妈把镇上的店都看完了才甘心。妈妈会交代给我:如果你看中很喜欢的衣服,可不要赖着不走,不然不好砍价。而我也很配合,会说不要了不要了。满大街逛,妈妈一定很累吧,可是妈妈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现在每次回家,妈妈都要做好吃的。爸爸说:只有你回来了,家里才有这么多菜。哥哥说:沾了你的光呀。
妈妈很节俭。小时候冬天穿的毛线裤,随着我长高了,总是会新增一截。袜子有破洞了,缝缝补补又可再穿一段时间。现在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了,妈妈依然很节俭。很多东西不舍得扔,作为子女也许不理解,但是其实那是母亲一生的习惯,我们不应该抱怨或者试图改变她。而是应该尊重她。
初中3年住校每月回2次家,高中3年住校每月回1-2次家,大学4年每年回3-4次家,毕业后去了珠海工作5年,每年回1-2次家。时间上,距离上都和父母越来越远。
在珠海的生活很好,但是家里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慢慢下定回杭州的决心:父亲生病在医院住院,照顾父亲的是哥哥。而我作为女儿远在珠海,一点忙也没有帮上。难道以后都要这样吗?父母把我养育大,当父母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他们的身边。我不愿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最终在2017年我下定决心离开珠海,回到杭州。现在回忆起,我从公司坐高铁回家的心情,不知有多开心。以前要坐飞机花上一天时间回到家,而现在我可以周五下班就回家。虽然因为加班,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没有关系,我就在杭州,我就在父母的身边。父母一声令下,我可以在70分钟内达到。
父母和我们渐行渐远。可我不愿啊,我要努力追赶。虽然我无法阻止父母老去,但是我可以把地理上的距离再拉的近一点,把回家的次数再增加一点。
“忙”是一个竖心旁和一个亡。没有心了,就忙了。
我们忙工作,忙着照顾自己的子女。而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忙”中,一点点的老去。
这一辈子,父母在,为父母活,父母不在,为自己活。我不会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遗憾。关于父母,我想要做的事情,一定会去行动。从每个月多回几趟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