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说过,人性有很多的弱点,其中一个就是不善于拒绝别人。
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都可能存在着一种被称为“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征。
对于这种性格的人来说,他们总能非常敏锐地洞察到他人的需求,也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的请求;而他们自己,好像是一个完全没有需求的人,哪怕别人已经碰触到了他们的原则和底线,他们也能一忍再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讨好型人格”的问题。
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总是觉得,生活艰难,做人不易,需要讨好某些人,生活才能更好一点。
而讨好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不讨好自己;你总觉得是自己错了,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的责任。
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一边讨好别人,一边又独自承受着背后的累和委屈。
他们每一次不拒绝别人,都是在拒绝自己;每一次向外的讨好,都是向内的背叛。每一次他们恭维别人多一点,都会毁掉自己一点点。
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去答应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放弃自己,成全对方。
听起来很荒诞,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还不少。
那么,我们真的需要去讨好别人吗?
为什么要老戴着好人的面具,做着让别人满意的事情。自己能不能被别人喜欢,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你好不好,而是因为:你是不是你自己。
行尸走肉般的相处,对别人的唯唯诺诺,永远不是一个平等健康的相处模式,双方也不可能因此达到愉快相处的状态。
而且,所有的好,从来不需要讨;你好不好,取决于那人懂不懂你的好。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切,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简单生活,不需要苛求一切
这个世界饱满的爱告诉你,你可以不那么用力,不一定要事事完美,也不需要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那么苛刻。
你不需要讨好别人。别人喜欢或不喜欢你,那是他们的事情。你不需要对所有人负责,让所有人都高兴。
这样,你的世界会更加自由,你会简单地做你自己。可能你仍然要做很多事情,你仍然会感到心累,但你不会再白白消耗生命。你对这个世界会有更多的热情,你也能给这个世界更多的爱。
二、直面恐惧,专注生活的连接
恐惧是讨好者想要改变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在感觉到恐惧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本能地逃避。
他们可能用讨好的方式逃避,也可能用远离的方式逃避,或者用其他破坏性的方式逃避。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缓冲,从长远看,这些行为不能帮助自己真正成长和改变。
真正让一个人不再被恐惧支配的方法,就是面对恐惧。话虽如此,做起来却不容易。恐惧本身已经让人抗拒,而对恐惧的恐惧,会使原本就处在恐惧中的心,雪上加霜。
想要战胜自己,可以做一些细致的事情,比如绘画、手工,能让你与当下生活连接,在某种程度上提供陪伴的感觉。安静的心会帮助你提高专注的品质。安在当下,与当下深度连接,你与世界在一起,恐惧感会减少。
三、平等相处,寻求内心的宁静
有些人可能会把讨好和情商高混为一谈,其实讨好和情商高的区别,很容易判断。情商高的人愉悦别人,顺便把自己也愉悦了,收获的是成就感;而讨好的人愉悦别人,就先把自己放弃了,收获的是安全感。
很多讨好者寻求成长和帮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关系里无力承受,需要寻求突破。这当然是不容易的,这意味着他们要去面对内心深处不愿意被触碰的伤痛。
因为人一旦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较低,就有可能被羞辱,像小孩一样脆弱无助。若不想被羞辱,就要学会以成年人的姿态,与他人平等相处,这样自己才不会那么委屈和难过。
结语:
活着最重要的事,就是按自己的意愿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态度,跟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永远不要试图成为那个不想让别人失望的人。
否则到头来,你可能讨好了所有人,却偏偏只讨厌那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