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是聚合支付获得迅猛发展的一年,伴随着以二维码技术为核心的支付应用广泛普及,NFC、生物识别、IC读写等新支付技术也逐渐向市场推出。支付技术的层出不穷,只为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下对便捷支付的需求,这也是移动聚合支付时代的一大挑战。
支付技术的崛起
二维码技术是聚合支付崛起的关键因素,作为舶来品从日本引进后,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微信首先将其用于信息交互和支付应用当中,支付宝随后也跟进应用于支付,共同推动着二维码技术在中国的普及。至今,二维码已然成为移动支付的主流形式,直接冲击传统支付,逐步改变着支付产业格局。
支付是场景产业,不同技术对于不同场景,都有各自的应用优势。NFC技术,快速、安全的优势使其被大众接受,据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NFC手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出货量将占六成以上。另一方面,银联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按照智能POS的技术要求,对非接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现在的POS支付终端不仅支持二维码,还可以支持NFC。NFC带来了新一轮变革,据银联2016年Q2报告显示,非接功能的POS终端数量达到1050万台。
对于支付信息的交互,二维码与NFC满足了绝大多数场景的需求,而身份信息的快捷认证,则需要生物识别技术的辅助。指纹和人脸验证就是一次巨大的创新,这都是基于银联和第三方支付的信息数据库。生物识别或将带来新一波对传统支付设备的冲击。
传统的磁条、IC卡插卡槽等终端设备仍然应用于市场中,给了MST技术发展的机会。多种支付技术、多支付方式,传统与新兴并行,支付技术的崛起给终端改造带来深刻思考。
集成趋势
支付技术的崛起,新兴逐步取代传统,更多的支付技术正在升级迭代,逐渐推出市场被大众接受,支付技术的集成、复合、兼容成为当前一大论题,也是聚合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维码技术,对于收银扫码而言,只需一个扫码设备就可以完成不同APP应用的二维码提取。而对于付款扫码来说,则要复杂起来,为了支持客户不同的APP应用,商家需要准备多个适用于各种支付方式的二维码贴纸或者台卡,这意味着商户需要对接多支付渠道,不厌其烦。
聚合支付二维码的出现,一码多通道,大大降低了商家的对接苦恼。另外,消费者的不同支付习惯,也要求商家的多支付方式并存,既要支持多种APP应用,也要配合传插卡、NFC、生物识别,最终把需求引导至终端机具的解决方案。
技术和支付的融合,在实现层面上面临着更大挑战,不止是集成支付功能,还是软硬件的碰撞,更要保证成品的美观轻便。尤其是在机场、酒店、医院等场景中,不仅需要对基本的支付需求,还需要个人信息验证功能,集成多种支付方式和多功能应用的终端将成为聚合支付发展的另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