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骄傲——长城
五⑥班 王卓岳
要是问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长城。
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就像一条龙一样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前不见首,后不见尾。长约21000多千米,相当于十几万辆“和谐号”那样长,长城连跨七省,不得不说,长城字中“长”字名副其实。
长城屹立于高山崇岭之中,海拔极高,其中“八达岭”长城最高有1015米,比三个埃菲尔铁塔还有高几百米,要是围绕长城走一圈,至少要走两年半,正如毛主席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长城的样式多种多样,光是各个关口就有三十多个。有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等……每个关口的长城都不一样,如像龙头一样张着大口面向大海的山海关长城;有高高耸立在山上的居庸关长城;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紫荆关长城,这些关口在古代抵御了一群群敌人,保卫了一座座城市,使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长城的建造十分艰苦,首先,人们要选择合适的地形,就地取材,有山的地方尽量利用那陡险的山脊,然后,选择坚硬的石头和泥土去炼成,炼一块砖要在大火旁炼三四天,参与炼砖的工程民工,苦不堪言,炼出来的砖坚硬无比,一块儿砖大约有五六千斤那么重,一个民工每天要搬三十块砖在凹凸不平的山顶走来走去,相当于每天要搬几万本儿书。尽管如此,长城还是不断修改。自战国以来,人们开始修长城,到了秦朝,秦始皇又将各国长城连起来,超过一万千米,浪费了不少人力,使人们民不聊生,因此,人们就将自己的痛苦编写成了“孟姜女哭长城”来诉说,直到明代还是屡修屡改,明长城共有8000千米。之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宏伟长城,流淌的都是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劳动人民的心血怎能不牢固呢?长城硬极了,一块儿砖差不多有五本书一样厚,其坚硬度大约有半吨钢铁一样顽固,子弹难以打破。因此,长城抵挡了一次次战争,为人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长城是世界十大遗迹之一,它的宏伟地球上的人无人不知,据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在太空拍照中唯一能看见的建筑物便是长城。
长城不仅是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汇集了中国历代古人的智慧与汗水,更是炎黄子孙的象征,凝聚起中华人民勤劳勇敢的文明和精神。所以说,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块著名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