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接触过不少试图自杀、自杀未遂、自杀已遂的人。也曾经被问过很多次:哪种自杀方式最舒服,死后尸体最安详好看?我的回答是:没有一种自杀方式是真正谈得上舒服的。如果你还在意死后尸体是否好看,说明你远远没有到真要自杀的境地,那就不要死,这世界上没有漂亮的尸体。
从医这些年,我遇到的自杀者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一、冲动型
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值夜班,大概九点左右,春晚正放的热闹的时候,忽然送过来一个病人,四十多岁女性,双眼紧闭,全身一股浓重的农药气味。我一边组织护士洗胃输液,一边把家属拉过来问病史。丈夫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哭丧着脸说,年三十家里小孩放鞭炮,和邻家的娃打闹起来,大人护犊心切,于是战争升级为两家妈妈之间的骂架。女人口头上吃了亏,回来越想越窝火,关上房门就喝了甲胺磷。还好家里人多,发现及时,中毒不算深,抢救一晚之后病人就苏醒了。第二天我去查房,病人鼻子还插着氧气管,笑嘻嘻问我可不可以出院。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着急出院,她说,年初五亲戚家还有一场喜酒,已交了份子钱,不出院就赶不及去吃了。我哭笑不得。
在所有我接诊过的自杀者中,这一类冲动型占了大部分。他们大多来自乡镇、农村,女性居多,夫妻、婆媳、妯娌、邻里之间闹矛盾、起纠纷,有时候起因只是芝麻绿豆一点点事,一想不通就走绝路。这些人中,大部分救回来了,嘻嘻哈哈地出院了,也有些因为中毒太深,没有救活,或者是遗留下了终生残疾。面对他们,我常常不知道是应该生气还是应该觉得悲哀。要如何让他们知道生命是多么宝贵呢?这个命题太大了,不是我一个小医生用针药能解决得了的。
二、表演型
几年前在急诊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夜班我们几个医生正忙着看病人,一个年轻男子抱着个人一脚踢开抢救室的大门冲了进来。小伙子情绪很激动,大叫“医生医生!救人救人!”我赶忙过去接诊。这时候护士已经把病人放在了抢救床上。是一个打扮时髦的女孩子,大概20左右年纪,化着精致的妆,双眼紧闭,任凭小伙子和护士怎么叫都叫不醒。我一检查,发现有点问题,病人虽然看似昏迷,但双眼睫毛一直在轻轻抖动,面色红润,血压、心跳、呼吸也都很正常。我心里大致有了个底,就把小伙子叫过来问:“怎么回事?”小伙子红着眼睛说:“我们吵架,她吃了安眠药。”我说:“吃了多少?你看见没有?”他说:“没看见。但是床头有一个瓶子,上面写着一百片装的,都空了。”我大声对护士说:“安眠药中毒。准备洗胃!患者神志不清恐怕不能张嘴配合,胃管从鼻子里插!”
洗胃,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经口或经鼻插入胃管之后,将温生理盐水注入胃内冲洗后再抽出,反复多次,直到抽洗液完全澄清为止,总量一般要达到10000ml以上(通俗说就是20斤)。为了不使胃里食物堵塞软管,这根管子要足够粗。
我说的这句话起到了预期中的作用,刚才还“昏迷不醒”的女孩子一下子睁开眼睛,叫了一句:“医生!我只吃了5片安定,能不能不洗胃啊~~~”
“表演型”自杀者往往比较年轻,以恋爱中的男女青年、和父母闹矛盾的学生更为多见。也许是受了一些电视剧或电影的影响,把自杀看作一件带点浪漫色彩的事情,或以此来达到一些目的,逃避一些责任,解决一些问题。这种病人选择的自杀方式往往比较有戏剧色彩,少有喝农药的,以吃安眠药、割腕等电视剧常见的自杀方法为主,中毒或受伤程度一般不深,而且多半能被及时发现送诊。
对于这种病人,我是比较生气的,因为他们的幼稚和自私,除了给自身带来痛苦之外,让家人或恋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就算服药量不多,我往往也会要求护士给他们彻底洗胃。除了尽量减少药物吸收、避免中毒之外,同时也想让他们明白,自杀是很痛苦的事,永远不要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情绪。
三、冷静型
参加工作初,我在各科室轮转,曾经遇到一位病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他70多岁,瘦瘦的,戴副眼镜,白发苍苍,气质儒雅,一看就是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我第一次见他时,他已经恶性肿瘤晚期,正要经历第7次化疗。化疗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几乎摧毁了患者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免疫防御系统,病人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为了避免感染,他住在无菌病房,家属和医护人员进出都必需穿无菌衣物,手也要经过消毒。但即使如此,免疫力极端低下的病人还是可能出现感染发热,然后就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等到血细胞慢慢恢复,体温消退,基本上都是十几天之后的事情了,出院休息几周,马上就要面临下一轮的化疗。这样的过程,这个老人已经历6次。
采集病史的时候,他很平静的对我说:“医生,可不可以让我安乐死,我真的不想再化疗了。”在这个病房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安慰他:“大爷,别这么说,您的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化疗几次,也许病情就能控制了。再说,您的子女都很孝顺,他们都要您再坚持治疗下去”。“我知道子女要我坚持下去,这个病当初发现的时候,我就知道已经没有救了。老伴早几年就没了,我坚持这么大半年,就是为了不要让子女受不了我再离开他们的打击。但是这样的生命对我来说只剩下痛苦,没有意义,这大半年我是为了他们撑着的。现在他们应该已经能接受这个事实了,我也可以安心走了。”我没有见过这么冷静理智地谈论自己死亡的病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再安慰他。而他的几个子女坚持要求给他再上化疗,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
化疗上到第三天,我记得很清楚,我正在办公室写病历,忽然听见隔壁的窗户哐当一声,然后传来沉闷的重物落地的声音。从窗口望下去,只看到地上一个黑乎乎的影子。随之下面有人大叫“跳楼了!”老人找了个借口支开陪伴着的家人,从7层楼高的窗户跳了下去。他用这种决绝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生命的尊严,他是迄今为止极少的几个我所尊重的自杀者之一。
像这样冷静型的自杀者很少很少,我从医这么多年也不过见到屈指可数的几个。他们采取的自杀方式往往很彻底,没有退路,一旦实施,一般很难抢救过来。即使抢救过来,或许过一段时间,又会用另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病人是最让我觉得心痛和无奈的。
关于自杀,医生想说的一些事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没有人比我们见过更多病重弥留的人、遭遇意外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绝症缠身仍苦苦奋斗的人······没有人比我们更明白一个事实:生命是如此脆弱而宝贵。自杀,绝对不是一件可以开玩笑的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采用何种方式自杀,其过程都是非常痛苦的。这痛苦不仅仅是指身体经受的折磨,更多的是真正实施自杀后,心理上的极端恐惧和后悔的过程。我曾经很多次看到抢救回来的自杀病人流着眼泪跟我说:“医生,我太后悔了,我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的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有什么事是不能解决的啊。”
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不能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但我觉得,阴雨低温天气时,要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首先多喝白开水或是淡盐开水,保持充足睡眠,尽可能使心态平和;其次多与人交流,注意适当运动,除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场地和宽敞的地方散步、慢跑外,还可以听听轻快的音乐、看看喜剧片;此外,适时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照明灯,使屋内光明敞亮,也可以调动情绪,减轻抑郁感;如果心情抑郁持续一周以上,最好向专业医生求助。深切的希望每个人都好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