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种独特的动物。即使知道,动了感情,也可能无补于事,甚至还可能加深悲剧的寒冷,犹不能控制眼泪在心里、在眼中流淌。如果,有那么种东西可以作为回应,恐怕就是那些书籍。当时间或者生活的利刃或缓或急在肉身、思想里勾画出无数深回,捧一卷书,在烟雨迷蒙里,在曲径幽深处,在寒蝉凄切后,在午夜梦回时,简简单单,随随便便,不求什么理解,不想什么功用。只是让文字润染我们的眼睛,让笔墨儒雅我们的心灵。无论白霜何时爬上你我的头发,不管沟壑何时布满你我的额头,生命的青春总是有股潺潺涓流,由远及近,横亘而生。有的时候,会抬头看天,那里有一抹红晕,一段心情。
说书能够那种寒冷或者落寞消解,做出一定回应。并非说,书能够把我们带到一个桃源圣地,而是提供一扇窗户,窥见生命里的起落升降。那些人那些事的足迹履在心胸,那里有片沙滩,每点痕迹都画在心里。即使会被朝潮夕汐冲洗,即使会被云水风雷盘桓,那样的芬芳,那样的心香,都已经散到四肢百骸,从眼睛里,从耳朵里,从千万个毛孔里,出来进去,于是——我们选择了真意。
不用高调提倡,不需苦思冥想,不待皓首穷经,不求文采飞扬。书,其实是经不得太重的担子。纵然曾经它以竹简为体,纵然曾经它用身躯告智。文字本是轻盈,生命的沉重正是因了这样的轻盈而变得灵动而飘然。苏轼云: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仙人虽远,御风难行,可是自己又何必强加高墙,囹圄你我的心灵。
读书,恰如古人论画,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纤笔一支,纵然不若三千毛瑟精兵,至少也得让心成一境,会话天然。既如是,何必强求?观者参道,道者如水,行于危石则激荡冲击,动在幽谷则泠泠自响。
读书,恰如前辈步履,意动神发,随遇而安。漫卷诗书,提步上山、越岭,涉水、走木。或箕踞,或偃仰,或仆于草地,或歌于水涧,或走于大道而奔波,或憩在小径而临渊。何处不读书,何处不发声?一句语天姥,一言同汉胡。一问天方白,一应雨初露。
读书,恰如怀素信笔,雄瞻恣肆,一泻汪洋。啸歌三千里,短语方寸间。不闻山高水长,不知云开雾收,不问天地开阖,不晓日月生光。自成一体,自演一家,自说自话,自生自杀。清颜韶华,白首荣发。一眼万年,一目天涯。诸葛南阳唱歌,陆羽青山烹茶。论政,论诗,谈玄,谈花,说兵,说家。佛陀涅槃,唯我独答。http://www.iis7.com/b/yqlj/ 批量友情链接检测
向往着一路月光,在暗夜里慢慢融化,把一应戾气尽皆拔除。
向往着一泓清泉,在光阴下缓缓荡漾,将一众浮躁尽皆润滑。
向往则一舟星辉,在生命里静静点染,令一般茫然尽皆升华。
以天地为书斋,以书斋为家。以天地为书斋,看清日升月降,看清草生花落,看懂朝代更迭,看懂世事芜杂,看惯风起云涌,看惯沧海桑田。以书斋为家,安静躁动的心,彷徨的意,安然漠然的灵,失落的情,安适恐慌的过去,茫然的未来。
以书为心,以心为师。以书为心,遍览实虚空盈、生死治乱之因,探寻真假诚妄、分合聚散之由。悟以往之可否谏,识迷途之已未远。以心为师,动如雷霆,不惮不惧,安如镜水,不声不响。兵家法家纵横家,儒家道家佛陀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自然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而一种随性的姿态又何尝不可:天然去雕饰,妙手偶得之。随意春芳歇,在青草更青处漫溯。
人,奇特的动物。习惯于在跋涉中回望,回望人生种种,回望生命匆匆。为何不学会诗意的生活,一卷诗书走万里,一篇妙文度千日?
人,奇特的动物。习惯于为自己寻找理由,理由让自己失去自由,戴上面具。当戴得久了,再也脱不下来了,理由又如何寻回曾经年轻的心?即使容颜常驻,心的苍老又如何躲避?为何不习惯简单的生活,一句歌词当雄云,一声长叹引平生?
人,奇特的动物。习惯于忘记自己为什么来,又执着于自己为什么去。假设2012不是电影,守候一生残留于躯体的,到底用什么来鉴定?四海苍茫,万物凋敝。即使那不是2012,面临必然的生命尽头,又还有什么可以高唱?为何不倾心于书的温语,一尾游鱼潜活水,一抹红霞燃西天。一段情缘生死继,一脸雍容化凄迷。
一瓣心香,一缕芬芳。忘记千古又铭记千古,不知众生又心念众生,希夷苍茫又洞明苍茫。一瓣心香,一缕芬芳。在书海徜徉,在心海逐浪。一瓣心香,一缕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