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从古至今,许多人有“叶落归根”的愿望,毕竟,中国人凡事讲究圆满,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让生命历程走出一个圆,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
那么,根在农村的人,再过30年,随着父母那一代人陆续去世,周围的人连一个都不认识,到时你还会选择回到故乡生活吗?
对这个问题我曾经认真思考过,我想,从农村走出来的农二代、农三代都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这是关乎自己将来何去何从的问题。
许多人会说:走着看吧,毕竟,计划没有变化快,30年后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看不清。
然而,不考虑就不等于自己不会面临。
我以一名农二代的视角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的老家在陕西宝鸡陇县农村,父母亲以及大部分亲戚都在老家农村生活,2000年我从陕西西安一所普通大学毕业,留在西安工作至今。这20年来,几乎每个节假日我都会回到老家。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虽然在这座生活了20多年,并习惯了这座城市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感到自己真正融入其中,总是以外来人的眼光审视着它的一切。
每次回到农村老家,我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在生活方式上,会感到跟父母亲那一代人的差异越来趆大,大到已经无法通融。
父母亲长年养成了晚上10点就睡觉,次日早上5——6点就起床的习惯,起床后,母亲会着手做早饭。
而我,往往在晚上12点以后才上床休息,作息规律至少比父母亲晚了2小时。
可想而知,当家人计划着一起吃早饭时,我们可能还没有睡醒,很多时候,要么是父母亲先吃完早饭,给我们留着,要么,等到早上8点以后和我们一起吃。
老家农村通常都是一日两餐,早饭6——8点吃,午饭15点左右开始,每顿吃得稍多,对早饭很重视。而城市的生活习惯是一日三餐,甚至还要吃夜宵,遵循少吃多餐,饮食习惯上的差异首先会引起冲突。
尤其我在梦乡中被母亲做早饭的响声吵醒后,心情相当失落,虽然明白父母亲没有错,但在心里还是难以释然。
城市工作压力大,习惯了晚睡晚起,本想着回到老家睡几天懒觉,好好休养一下,但跟老一辈人在生活习惯上存在差异,因此,回去生活的感受没有想象那么美好。
父母亲都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习惯了勤俭节约,现在已是60多岁的老人,牙口和胃口也已经不如从前,我上次回家买的水果或其它食物,这次回家依然会看到还存放不少,许多即将过期,有的明显能看到不能吃了,但他们也舍不得扔掉,认为再加工一下还能食用,总是数落我太浪费,因为这些事我们经常拌嘴。
我拎着即将过期的水果或食物向村里的垃圾箱走去,准备扔掉,若被村上其他人看到了,他们就会在背后指手画脚,说我造孽,不懂得爱惜粮食。两代人生活观念上的差异,真的很难理清谁对谁错。
第二,在人际关系上,会感到跟叔伯、姨舅等亲戚越来越疏远,甚至跟堂、表兄弟姐妹之间也会越来越冷淡。这一点尤为重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里,许多关系的建立和亲密,都是靠长期的礼尚往来在维持。
然而,从农村走出去的人,都在天南海北讨生活,每年节假日回到老家的时间屈指可数,不是不想回,而是时间不允许。
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的时间本身不多,如果面面俱到,再抽出时间看望亲朋好友,跟他们联络感情就更不现实。
所以,昔日本来关系不错的亲朋好友,很容易因为长期不来往而变得生疏起来。
这种生疏主要体现在,即使创造了机会跟他们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也会因为缺少共同语言而感到不自在。如果在座的有一名善于调动气氛的人还好说,若没有,容易冷场。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对亲友之间的聚会感到缺乏热情,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想法?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早已不是那个纯朴、温良、敦厚的农村,许多人变得越来越势力。
正好验证了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俗语。在农村,没有钱的人,同样过得很可怜。
第三,在日常生活上,农村没有城市那么便利,许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
如果选择在农村生活,就拿一日三餐来说,每天要自己做,天天坚持做三顿饭,有几个城里人能做到。
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农活,如种菜、劈柴、生火烧土灶,甚至养鸡、种地、修理农具,等等,没有经验的农二代、农三代,又有几个人真正会干?
如果将来回到农村生活,依然保持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什么都拿钱来解决,只能说明是生活空间发生改变了,生活习惯和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这样的生活,也很难融入到农村去,前提还要有足够的金钱作为支撑。
也许,在将来,我们真的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