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有无”是相待而生的;没有“难”就没有“易”,“难易”是相待而成的 没有“长”就没有“短”,“长短”是相待而显的;没有“高”就没有“下”,“高下”是相待而倾倚的;没有“音”就没有“声”,“音声”是相待而产生和谐的;没有“前”就没有“后”,“前后”是相待而形成顺序的。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高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已有,作育万事,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泯没。
【读经笔记】
东施效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审美享受的必然趋向,无过即无妨。
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刑者,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乡规、民约。向善,是好心人的自然表现。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群社会有四大乱源:名、利、欲、知。成王败寇。成王孙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败寇孙科,战犯名单,无家可归。老子把鞑虏驱除了,儿子无家可归了。非为其它,利在其中矣。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什么叫圣人?老子给出七个原则:1.处无为之事。两个方面,一是,凡事有预见性,能够防微杜渐。老子不干治病救人的事,老子不开通、不设立、不主张110、120、119、95596这些急救电话。老子是“救贫不救急”,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作为、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二是、当为则为,不乱为,不妄为,;2.能够行不言之教,身教加言教;3.不辞辛劳,专门利人;4.但求所为,不求所有;5.见义则为锄其德色;当仁不让养此心苗;6.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也;7.盖棺定论,永垂不朽。补充另一个中国人的圣人标准:8.既革命,又无产。关键在于要是无产。王阳明、岳飞、诸葛亮、孟子、孔子、庄子、老子概莫能外。因此,中国没有把帝王和商人称为圣人的案例。
美与丑,善与恶。还有不美与不丑,不善与不恶。美1、美2、美3到无穷美;丑1、丑2、丑3到无穷丑;善1、善2、善3到无穷善;恶1、恶2、恶3到无穷恶。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分辨,但是还是要尽力去完整的认识,因为这些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又会沦为“不准”。我们应当道法自然,静心感悟,在实践当中去了解。圣人看来确实不容易,但不妨碍我们努力接近于圣人,师从造化,“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诗圣、茶圣、酒圣也是圣人。五百年前,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阐发道学思想,留有《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本,这是一种天下观。
粪便在人的眼中是臭的,在苍蝇的眼中是香的;在都市里是废物,在田地里是宝物。善和恶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环境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凡事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不能简单的以自己的一种标准去看待万事万物。天下观就是包容万事万物,应该怎么做?首先排除自己的执见,把自己已有的固执的成见去掉,去掉陈旧的执见,才能接受新的观点。
什么是天下观?天下观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我们带着执念去看待自然,就始终处在矛盾之中。因此,国学思想叫做天人合一、天地人合一、阴阳合一、心物合一、知行合一。取消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性和独立性,讲求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心外无物可以包容一切。
有善有恶意之动,指的又是什么呢?这是人生观。
我们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我们还说“满汉一家亲”。鞑虏没有错对、种族没有错对。但是代表鞑虏的统治合不合乎整个中华的要求这就是意之所动。意之动就是良知的发现与良知的泯灭。良知不是良心。良知是完整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这种良知、这种自觉一旦发现,内心的光明就会引导我们走上道法自然的人性之路。这就是人生观。
天下观是解决我与天地、我与自然、我与万物的关系。而人生观就是解决我与我的关系、我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生观首先要解决我与我的和谐。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首先是我与我的周旋;其次是我在你身边,你不知道我爱你。
第一点,人生我们通常都认为是我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世间的周旋。但最后都会发现其实是我与我斗,都是自欺而欺人。南怀瑾先生的关门门弟子,海航的老板陈峰有一次演讲说:人生就是三大骗“自己骗自己,骗别人,然后再被别人骗”。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至今挂了一幅匾额上书两个大字“戒欺”,但是胡雪岩也做不到,这也是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第二点,《道德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知道老子爱我们;父母在身边,我们不知道父母爱我们;妻儿在身边,我们不知道妻儿爱我们;兄弟姊妹在身边,我们不知道他们爱我们;等到这一切都失去之后,我们才追悔莫及。因为,他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并不明白这才是他们的大智慧、大境界、大财富。我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理所当然。我们常常应酬于领导、老板、长官、客户,却不知道家人、圣贤、经典、国学才是真正的领导、老板、长官、客户,才真正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花本钱好好的“应酬、应酬”。这才是我们最大的靠山、最大的本钱、最大的利润、最大的收益,而成本接近于“零”。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成本投入无限小,投资收益无限大的事业。这也是我学习管理学二十多年,唯一得到的真正的知识和真正的智慧。
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价值观。知善知恶的良知,这个善恶标准从哪里来?良知又从哪里来?首先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来源于父母、夫妻、儿女、兄弟、姊妹。来源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也是善恶的类聚,良知的群分。与圣人同行,与经典为伴,观圣贤、观经典、观善恶、观人生、观自己,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观。
为善去恶是格物,又是什么呢?这是方法论。这就是修身齐家的行动层面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层面,也就是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什么叫为善去恶?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但是我偶然想起清朝乾隆十三年即1748年,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撰写的《岳麓书院学规》的第一句话:时常省问父母。因为,父母之道更接近于天道。父母最善良,最无私,最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我们是父母最大的人民,父母是最好的公仆。时常就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省问就是回到家中,《红楼梦》里的贾元春省亲,就是贾元春当了皇妃回到家中,当面问候父母、关心父母、陪伴父母。而不是派个宫女或者太监,也不是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那不叫省亲,不叫省问,那叫(省)审问。能够做到面对面的问候父母、关心父母、陪伴父母,做到这一点,就是格物致知的开始,就是为善去恶,就是知行合一了,就是简单高效、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法论。
我们可以稍加演绎一个老子版的《王门四句教》
无美无丑心之本;
有美有丑意之动;
知美知丑是良知,
为美去丑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本,是天下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方法论。
阳明先生对《道德经》知与行的诠释和重构,从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方法论建立了距离我们最近的智慧样本。整个心学体系和老子的《道德经》构成了国学的思想论、智慧论和知行论。圣贤之道,吾性自足,人人心中皆有圣人,我们学习《道德经》就是要循道而行,汲取老子和《道德经》的力量与智慧。使心之良知无限接近于道,无限接近于家庭之道,无限接近于父母之道,无限接近于儿女之道,无限接近于人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