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合作这件事,作为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还是部门间的合作,抑或企业间、国家间的合作,都并不容易。即使有国家智慧在谋划、操作,它仍旧举步维艰。
由此,也就无怪乎有众多的经理人在合作的场景中一筹莫展了。
即便积极合作在过往通常被引导视为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广受推崇的指导原则,不合作也因之成为极遭唾弃的行径,可有效的合作并不多见。
对合作的畏难并无助于成果的取得,对合作的渴望也代替不了有效的策略。
现实中,恰恰是合作的艰难,反而要求我们对合作有更透彻的认知,也需要更有效的行动策略。
合作是一种需要
合作,是在自给自足的模式被彻底打破之后,成为新的活动模式出现的。
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曾提到,在组织内部、在工作流程里面、在社会角色上、在国与国之间,通过分工使得人类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
但分工之后就面临着合作的必然,于是也就同时需要面对合作的挑战。
而且这不是哪个人的挑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挑战。在历经长久众多的失败之后,我们也才真正体会到这挑战有多么的巨大。
合作的障碍不仅存在于外部,也存在于合作者的内在。
有些信以为真的常识恰恰是片面、偏颇、有误区的,而正是这些误解在阻碍合作的发生与进行。
事实上,合作并不需要以长期的关系为基础,也不需要以长久的信任为基础,更不需要合作的双方或各方都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合作不是受高尚品格驱使的,与人品无关,普通人就能很好地合作。
合作也不是在拥有显然的巨大实力时才能推动并掌控的事件,在没有明显实力时反而可能是更需要合作的时候。
合作也不是只能发生在关系良好的双方之间,我们所需要的合作对象远比有良好关系的熟人多得多。
顾及合作关系、维护合作局面也不需要吃亏,我们是为得到更多更好的利益才来合作的。
因而,
合作是一种需要,每个人的需要。
只要你无法独自取得成果,那就需要合作。
合作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是合作的目的,也是合作的正确基础。
合作是一种手段
分工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进步,分工提高效率,合作带来成果。
于是,任何一个人,要想获得所期望的更大的成果,就必须掌握合作的方法,运用合作的手段。
作为合作方,你需要清醒的意识到合作对于对方的价值,你的存在于他而言是在帮助他取得成功。同样,对方于你也是如此。
显然,合作得以维持需要双方的努力,双方有正确的、可靠的合作行为。
所以,掌握合作的方法和要领,是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有的合作是高结构化的,即合作被通过某种方式固定下来,比如工厂中的流水线。在流水线上工作的操作人员只要按照作业说明书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他不需要太多地顾及同伴的状态,也不需要付出努力去保持同伴的状态。大家只要各自完成相应的活动,就已经事实上是在良好地合作了。
只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合作没有如此充分地固定住,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并不明确自己的行动,也不确定他人的行动,于是高主动性合作成为必须处理也同时极具挑战的场景。
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重点部分。
四个行动策略有助于获得持续、长久的合作关系。
但在采取行动策略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评估合作机会。
可以从下图几个方面展开评估。
评估后,若认为有合作的需要,我们通常运用第一条首善策略以向对方表达合作的意愿,展开有效地行动。
很多关于合作的讨论中特别强调沟通,认为沟通技巧是合作过程中的重点。
不过,古语有道:“听其言,观其行”。
真正的合作意愿的表达不能仅仅在口头上,恰恰是在行动上——行为是更真切的表达。
首善策略就是要求在促成与维持合作的过程中,先施善举,做出有利于合作的举动。
先施善举传达了你的明确的合作信号。
这是重要的起点,没有这个首先出现的善举,合作不可能发生。
无数个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宝洁与沃尔玛之间的商战,还是美苏之间的古巴导弹危机都是一样。
不管双方已经处于多糟的局面中了,如果一方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那么如何 “破冰”呢?必须有一方先做出友善的举动。
所以,在此局面下,需要一方有脱离情绪、跳出既有轨道,冷静下来,先施善举,这才有“破冰”的可能。
当然,首善策略只是其中的一步,它作为必然的步骤提供了打破僵局的可能。但它不是全部,也不会单独起作用。
如果首善中的善意被对方察觉,也得到对方的响应,合作就算水到渠成了。
但如果对方没有出现积极的响应,继续行破坏之举呢?那么我们这一方就要运用到第二个策略——模仿、追随。
我们下次再详述这一策略的含义与行动要点。
简而言之,合作是取得双赢的手段,赢得合作也需要方法。有效的行动策略可以让我们得掌握它,得运用它。
合作是一种机制
如果合作以对方态度为基础,受双方情绪来左右,那基本上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它就是个完全不可琢磨的事情了。
比如碰到一个任性的人,千金难买我愿意,想起一出是一出;无论谁来都一样,天王老子也不行——那还怎么合作?
合作有其内在的机制,辅就了合作的逻辑。
训练有素的合作者会采取相应的策略与行动,这些策略与行动会触发合作机制,一旦入轨,或者合作或者分道扬镳,走向几乎必然。
对于谋求合作的管理者、专业人士,理解、掌握并适当运用这个机制,能使合作成为更有效率的工作活动。
如何表明合作的意愿?
如何启发对方合作的动力?
如何建立合作关系?
如何应对过程中的破坏行为?
如何努力维持合作局面?
这些需要正确的合作策略,
需要坚守正确的行动准则,
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
好消息是,这些是可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