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奔波的一天。出嫁的女孩子,好像多了一个家,又好像哪哪都不是家。昨天在娘家,今天奔赴婆家。回家的岔路口被他人的小车挡住了,于是决定把车停靠在路边。儿子兴奋的下车,往家跑,可家里的门紧锁着,附近的几户人家也是大门紧闭。于是他又掉头回来找我们说:“妈妈,我感觉是走错了。这不是我们的家!”一看,不过是前面那户人家打了围墙而已,其他都没有任何变化,不过是,院子里没有等待的人罢了。大门紧闭,二门也仅仅关着,两个老人家,一个还不能言语,自然小朋友以为走错了。生命的疏离扑面而来,一年见一次的爷爷奶奶,小家伙不熟络,看人家也是不熟络。但满心的欢喜在见到孩子后还是看得出来的。所以过年的意义是什么?是让老人看到孩子。是让小朋友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是让小朋友体会这条归家路曲折背后是他父辈的艰辛与努力……其实我也不知道,但很显然家里有老人,在远的路都得翻越。见面了也没有什么,但不见面总觉得亏欠。一年又一年的离家,没有拥有更多,却不断的在……
这几年婆婆的身体越来越差,原本不会表达的她,如今越发的显得寂寥。冬天那个火房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坐不稳的她左右各放一把椅子护着自个。上厕所公公拉着明显吃力万分了, 差点摔倒在地的时候都有。生命的脆弱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如何挣扎,她的手脚就是渐渐萎缩了,没有一点力。一年那么长,而她的生活却只有这方寸之地,整日陪伴在身旁的只有我家公。即使家里来一个人,她也不能随意的聊几句这些年的不易和苦痛。她向我比划着说她的腿没力,手也没力……而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是不间断的给她买药,添置随着病情加重需要的一些物品。好像除了这些,也没有其他的了。她伤心落寞,我们也是无力感十足。长年累月,陪伴着的只有公公和。好在于公公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久病床上无孝子,儿子也好,女儿也罢,各有各的家庭,最终陪她与生命搏斗的只有公公。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些年,如果没有公公,她的日子可该怎么过?我们又该怎么过?
年味在山里的小村庄没有啥具体的体现。一路走过来的村庄大抵都是冷冷清清的。唯一的标志是听着的空地上有更多外地的车牌。大家长大了逃离,逃离了又回来,不过是这里有期待团聚的人。这些天也时常在想,等老一辈的人过去了,这样的村庄会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在这个时代呢?或者换一句话这样的村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又为何会变得冷清了呢?想不明白,也答不出所想,只是啊……
年味是期待团聚的喜悦,从阳新返回麻城时。小丫头一直讲,下次能不能别那么快走。我一时也不知怎么回答,女子结了婚,这是家,那也是家,但真的彻底拥有的家又在何方呢!真心望向你的眼睛又有多少呢!因为这边哥哥嫂子们今年都不会来,年味是淡了很多的,然而去年过年的烟花味好像一直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