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6.21我出去疗休养了三天,三天的放空太需要了,我觉得我“病”了。
到宾馆的时候,室友问我:你最近有看什么电视剧吗?
我说:看完《庆余年2》我就刻意不看了。我最近常觉得自己好空~一天过完,觉得没有意义。到了周末就不开心,觉得还是上班更快乐,至少还有点意义。
室友说:你这个阶段我经历过,你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不然等孩子再大点,没那么依赖你了,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的。
我说:是的,所以我不看电视了,看完了我觉得更空虚,更不快乐。我现在每天让自己看点书。我回想过去,我好怀念我写公众号的日子。那时候没日没夜的听课,找主题,找素材,写文章,很多次写到凌晨两三点,但很快乐。我现在都不相信那段周更的日子我坚持了两年多,写了100多篇文章,好怀念那时的自己。
室友说:那就去做,重新拾起来~是不是觉得现在提不起劲了?
我说:嗯,停更是进银行开始的,那时候进了银行,什么都不懂,每天加班,就放弃了。
但是,我好怀念那时的自己,每天不断学习、不断输出,每日精进的自己~那要找回曾经的自己!
馨茹回来了,36岁,后半场开始~
这段迷茫的日子,我看了几本书,昨天我看了一本若是曾经,一定不会翻开的书,但现在的我看的津津有味——《可能性的艺术》。一本讲比较政治学的书,太赞了,冲击了我固有的思维。
以前学习、看书,会想:学这个有什么用?现在的我不这样想了,为兴趣而学,觉得有意思就学…这样的学习可以丰富内在,可以滋养自我、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变得有趣~这很重要!
《可能性的艺术》我才看了一个篇章,但我觉得非常的有意思。作者周瑜提出:“比较”是为了抽离,而抽离是为了在另一个高度反观。
我们常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是的,但曾经的理解我可能狭隘了。作者让我明白,对比不是为了虚荣、不是为了彰显自我的优越感,对比是为了开拓眼界,开拓看事物的角度。
她说:观点的不同来自视野的不同——海拔100米处看到的绿色田野,在海拔1000米处,可能不过是荒漠里的一小片绿洲,而到了海拔5000米处,这片荒漠又不过是漫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她举了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
在中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犯了错,鼓励犯罪嫌疑人坦白从宽,你只要一五一十交代了,就给你宽恕的可能,给你减刑。我们觉得这样的观点没有问题。
但港片律政电视剧里不是这么说的,他们说:你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但你所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这是米兰达的警告:
1、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
2、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他(她)可以陪伴你受讯问的全过程。
3、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只要你愿意,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4、如果决定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回答问题,你仍然有权利在任何时候停止回答,直到你和律师谈话。
5、了解和理解了向你解释的权利后,你愿意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回答我的问题吗?
哇塞,这样的比较,是不是有一丝震撼,有一丝丝发现新大陆的惊喜~这可能就是读书的乐趣,这可能就是我想要的“满足”生活。
回到这两种观点:
1、我们认为的常识,往往可能因为缺乏“比较”而狭隘,思维固化是可怕的,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阅读、学习是用来打破我们的眼界。
2、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相比,是不是觉得米兰达的警告人性化太多了。存在即合理。米兰达的警告从人道的角度,希望在强大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弱小的被逮捕的个体之间可以有一个作为缓冲力量的第三方,也就是律师。那我们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就不人道了吗?不是的!
3、“比较”的前提,需要了解背景。在中国,尤其是曾经的中国,经济贫困,侦查资源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鼓励犯罪嫌疑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对减少犯罪、维持公平公正的最优解,降低破案成本,用低成本维护百姓安宁,这是我们的“人道”,强调效率与社会稳定,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
4、美国的米兰达警告,适用于发达国家,追求人权、强调犯罪嫌疑人也有人权,防止强迫自证其罪,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增加司法成本。
5、两种司法观念,看似截然相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最终的目的却是相同的,维护百姓得到安全、公平的生存环境。
这样的“比较”是不是很有意思~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曾经不怎么看书的我,现在对什么书都想看一点点。
能读到这本书真好,我又可以写文章了,又有了写的欲望,有了思维碰撞的兴奋感,有了求知的兴趣与欲望 。
hi~36岁的馨茹,重启公众号,重启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