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我已经好多天没有坚持用语音输入进行创作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段时间上班很忙,下班回到家疲惫得连话都不想说。
另一方面,我觉得写完之后还要修改,不如直接用电脑打字,这样能省去修改的时间。
统计4月字数时,我发现语音写作和手写有一个很大的差异:语音写作通常字数更多,而且不知不觉中说的话也更多,而手写则更精炼。
这可能是我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之间的差距吧。
不知道你会不会也觉得这样。
每次用语音输入时,文字不知不觉就达到了1000字,而手写时则会思考得更深入,文字也更凝练。
你今天开始回北京了吗?
这次去的目的,是为了见到高人、见世面,还是治疗呢?
好像不是为了搞活动而去的吧?
我感觉类似线上的网友们在线下真正见到主播本人,算是一场大型的网友见面会吧?大家因为同一个信念而聚在一起。
今天中午听了一个冥想的视频,主题是清空负面情绪,扫除有毒的思想。
听之前,我觉得自己挺好的,没有什么特别不开心或负面情绪的存在,情绪很平静。
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好,也没有批判自己。
可能是因为看了一些关于身心疗愈的书籍,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变好,纯属好奇这种清理情绪的冥想跟助眠的有什么区别。
这个视频有个优点,就是它很长,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睡着后,可能是因为侧躺着,左臂与身体形成90度夹角,直直的伸出去。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胸腔里有一个球,它滚到了左边的肩关节,然后顺着上臂滚到前臂,再到手掌,最后从中指那里滚出去了。
接着,更多的球按照这个路线咕噜咕噜地从身体里滚出去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听了这个视频,还是睡觉前刚好在听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对了,你从那边坐火车回北京要多久呢?
是不是还要转车,再从火车站打车才能回到家?
我记得你提到过生理期提前,带的东西不够用。后来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是通过点外卖送货,还是去超市买的?
我觉得见高人是一种很好的拓展认知的方式。
当自己视野比较狭窄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山还比一山高,有很多东西没见过,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想象。
见的多了,格局就会打开。但也要知道,回归本身,我们依然只能靠自己,只是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寻求一些帮助。
正如张德芬写了一系列身心灵书籍,可她自己也还没有完全治愈自己,所以大师在凡间也要经历自己的那份功课,只是在普通人看来,他们已经很厉害了,似乎能没有烦恼。
寻求他人帮助是一个必经阶段,但没有人能一直陪伴我们走完全程。 这让我想起小马过河的故事:松鼠觉得河水太深会淹死人,而老牛却认为水只到它身体的一半。
然而,它们都不是小马,只有小马亲自尝试,才能真正知道河水对自己来说到底是深是浅。
同样的道理,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看到的知识要多次使用,只有将所学真正运用到自己身上,通过实践去验证、总结,才能领悟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真谛。
如果只是单纯地阅读,而不去思考和内化,这些知识就永远只是别人的,无法成为自己的智慧。
昨晚还尝试把AI当做一位老师,发现特别好用,特别是开启连续对话模式时,它能结合上面的回答去思考,给出更符合人思维路径的回答。
我打算以后要多用AI,不用每次有问题都去书里找答案,而且还能把它回答的内容保存成笔记,以后也是可以回看的。
刚开始接触人工智能时,认为遇到其他方式不能解决的问题才去找它,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它的能力远比我预估的更高,且在持续训练的情况下还能进步。
感恩自己能做到疲惫时立刻放下事情充电。
感恩体验清理情绪冥想,一次新的尝试。
晚安心语:不是每件事都值得日日重复,要明确重复是为了养成习惯还是刻意精进,减少没进步的重复。
晚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5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