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刺”,准确说是“甲周倒刺”,医学名“逆剥”,指手指甲周围皮肤以倒卷、撕裂、翘起为特征的一种皮损,多呈纵向三角形撕裂,细小三角尖端剥离上翘或倒卷,触碰疼痛。
一旦手指长了倒刺,已不单单是局部疼痛问题,如果不幸一时半会没有趁手工具,将会如百爪挠心,内心承受每秒10000点的持续流血伤害。
向前撕?向后撕?
好不容易撕长点可以用牙咬了,结果咬断了,又剩下了个更小的倒刺......用尽各种办法,龇牙咧嘴搞得都是血,最后终于找到一把指甲刀连根剪断。
终于,这个世界清静了......
这可恶的倒刺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究竟该如何预防呢?
坊间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长倒刺是因为缺乏维生素。有说缺维生素C的,有说缺维生素B的,有说缺微量元素的,也有说都缺的。
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
长倒刺,不是因为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是缺少油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现象:
大腿、肚皮和脚趾头从来不长,就连手的其他部位也都不长,唯独只在手指头指甲周围的那么一小片地带长倒刺。
其实,原因很简单:
指甲周围这一小片范围的皮肤与身体各部位皮肤都不同,这部分皮肤非常薄弱,如果没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就会很容易被一些不起眼的刺激引发剥脱、损伤、过敏、炎症甚至感染化脓,这其实也是“甲沟炎”这个病常见的原因之一。
而在自然界中水分会持续被蒸发,所以为了保护角质层里的水分,人体皮肤分泌油脂平铺在皮肤角质层的外面,以达到锁水、保湿的效果,这样角质层就不会因为水分蒸发还过度的干燥开裂起皮。
甲周皮肤,作为一种先天没有毛囊皮脂腺的悲剧般的存在,它的角质层一般只能依靠蹭旁边有皮脂腺的皮肤分泌的少量油脂来“保湿”。
如果反复接触肥皂、洗涤剂或物理磨擦,就会破坏甲周皮肤表面原本就非常贫瘠的油脂层,使得角质层因水分大量蒸发而干燥和剥离。再加之我们之前说的甲周皮肤本来就薄弱容易受损,于是就有了“倒刺”。
这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有洁癖不停洗手的人吃再多水果维生素也会反复长倒刺,为什么医生护士工作服里常备护手霜,为什么菜市场卖肉的不会长倒刺。
搞清楚真正的原因,在生活中预防长倒刺就简单多了:
1、戴手套避免化学剂洗涤剂刺激,避免甲周局部过度的物理磨擦;
2、告别洁癖,避免不必要的洗手,洗手后擦护手霜保护角质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