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认可一种观点,即一所好的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应该是年轻人的另一个家,是他们心灵成长的地方。而遗憾的是,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里(大多数是洪堡教育体系的模仿者),除了少数一流学校之外,大部分学校不具备这样的特质。更可悲的是,多数三流大学的培养模式或管理思维,甚至和高中一样,或是死板,或是流于功力。以至于,高考再次加重了其影响一个人人生的砝码。于是,有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个省超级中学的中学生,高考去了一所Top10大学,十年后,他所拥有的资源是中学大于大学,原因很简单,中学时他们已经被筛选过一次,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处于中产以上。那么,中产以下,小县城出身的青年人,就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了吗?
壹
过去一年里,我曾无数次思考过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去读大学,从开学的第一天里,学长,你身边的朋友会给你宣泄这样一种思想:“我们这种学校,就这样了.....",我想四非普一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想法或者这样的迷惘,既然我们努力过后,到达了所谓的大学之路,而眼前的现象是,人人都告诉你,普一没有前途。那么,我们为何要辛辛苦苦的去读大学?高考之前,我们一直被这样一种普世观所诱导,即拼劲所有力气,去考大学。高考之后,去了一所重本的大学的人,可能还有一丝欣慰,毕竟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是面对的二三流大学,所以对于绝大数人来讲,是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之路的。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大学吗?我觉得并非这样吧,只是对于当前我们这个国家而言,大学成为了阶级替换的重要手段,非教育途径得到的工作社会地位较低。于是,在我们的主流思想里,大学应是必经之路。
贰
当今的大学,都在强调自己是研究型大学,或综合型大学,都在为自己树立这样那样的背书,不断的扩招,不断的降低门槛。而过去的一年,我逐渐意识到一件事情,为何很多二流大学不去先注重自己本科办学的教育质量,即让最好的老师来上最基础的学科,特别是高数,线代这样的通识课。所以很多的本科生,在他们的本科生涯里,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老师的引导力太弱了,而对于二三流大学学生所拥有的圈子,资源,差距一再被拉大。逐渐出现了一种可悲的现象,学生对于学校认可度降低,从而去外面的机构去补习学校所开设的课。那么,这和高中时代所实行的教育模式有什么区别呢?
叁
二三流大学的师资力量真的全面弱爆于一流大学吗?如果仅针对与本科教学,并非如此。但是,管理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走向,一所大学的管理者对于大学的崛起或者持续繁荣有多重要呢?你若有兴趣,可以看看斯坦福,康奈尔,约翰.霍普斯金,这几所大学的发展史。而在国内,几乎很少出现,一所二流大学超越一流大学的实例了吧,当然你会说公立办学有太多的体制内问题,但是,一个管理者一定能决定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思维的格局。
肆
过去的一年里,我很多时候会陷入一种状态: “我可能办不到”,从而一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情:“我想办到,我就可以做到”。逐渐我发现我身边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总是去在想,而无法做到所谓的知行合一。于是,绝大数的人养成了一种求学习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求索,我想这才是绝大多数人与一流大学出身的人的差距吧,即意识不到自我学习。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想去上进,而是忽略了本质的问题,从而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飞,可成效甚低,或又是拙略的复制别人的经验,最终碰得一鼻子灰,然后感慨一句“学校太渣”。
伍
我们在逐渐在往未知天地进发时,每一步都是在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但这意味着每一步都存在既定风险,毕竟你已经成人,所有想法做法都是必须付出代价的。但我的见解是,这条路一定是源自于你的热爱,不趋于世俗,不受制于舆论的决定。否则,你会非常痛苦,特别是你处于本科阶段,并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和信息来源。于是你会陷入各种自我怀疑。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你同村的某一个同学,他们尽管早早辍学,或者去了某个专科学了个技术,现在做着苦力或者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但他们已经可以赚取可观的收入,或许在他们父母的努力下,已经在你们那个小县城有了房子,看起来过的非常快乐。而你,在高考中杀出了重围,认识了更多的人,或许未来还能找到一份看似体面的工作,尽管你知道可能性很小,但是现在的你更多的是自我意识上的矛盾,你实在没有比他们优越的理由,你更没有与名校学子相比的实力。而我的理解是,这个时候,你应该去调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错位,找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先实现它。
陆
人在年轻时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现在看来,无非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问题。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就是不肯脚踏实地。或是喜欢去刷知乎上牛人的idea,或是沉迷于这样那样的高大上的概念,以便自己在别人面前有了足够的谈资。可能在二流大学里,这个现象越来越多罢了,比如动不动大谈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宏大的概念,又或者总绕不开那些著名的作品:《百年孤独》,《挪威的森林》等等,在这些人面前,我竟有一些自卑或者脸红,自卑是因为我所知道的太少了,我看过的书不过就书架上的那些自买的书籍。脸红的是我以前不也享受别人不懂我懂的快乐感么?可能这就是我这咸鱼的可悲之处吧,即做不到特立独行,又常常在别人的思维模式里感到不安,反而鄙视他们,鄙视自己。
染
我曾经这样想过,如果我也出身于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会不会现在不这么矛盾,不这么不平衡。但现在学习了离散数学之后,又觉得这种想法太年轻了,即一个不存在得已知条件,去推断一个结果,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现在我还是相信,在绝大数人群里,努力程度还是具有三分以上的决定权。通过个人奋斗走向人生巅峰的还是大有人在,只是忍受成功另一面的煎熬和痛楚,让越来越的人折戟沉沙,最终成为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而我,连后者都不是,我究竟是怎么了?限制我的真的是外在的因素么?那么,那些,二三本走出来的学生,不也照样有许多优秀的人?说到底,我还是努力的太少。
捌
事实上,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本质上的问题,即认知与实践的错位,比如某些东西就在眼前,并不需要很多的资源,只要稍微努努力就可得到,但偏偏选择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有些女生知根知底,并不需要什么花言巧语,只要用心就可在一起,但偏偏要去认识更加完美的人。且常常陷于失败后的自我怀疑,那种不甘心和失落,如同错失里一次金牌。那么我的初心在哪?我的出身低于80%的人,但父母一直以来给我的教育和生活并没有比别人差很多,而求学这么多年,没有考上名校,大一的一年,也没有做到优秀的表现,也没有找到被认可的评价。这才是我low的地方,这才是我真正失败,真正渣的地方,是呀人生loser。
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自己对大学的理解和自我诉求的反思,最近我看完了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等一系列书籍,写在这里,应该去总结一下所谓的大学之路:
1.自我学习的能力远大于学校对个人的影响。
2.选择>资源>努力>运气。
3.塑造独立的意识形态远比急于成功重要。
4.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5.高考考的如何,与你未来的相关性不那么强烈。
6.应该想清楚你要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像某个人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