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6 可风]《透过结构看世界》笔记五

阅读范围:第四章-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

关键词:隐性思维  识别 判断 概括

本章首先通过东西方厨艺差别说明隐性思维不太容易传承,引出需要将隐性思维显性化。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隐性思维显性化?

书中用一段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文章作为范例,逐步解剖,将一段论述文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

第一步:识别。找出文章段落里的观点性言语、事实描述性文字、以及个人观点或判断。

识别的重点在于找出结论。结论的特点是:首先是个观点,然后被其他的观点或事实支撑;在出结论之前会有指示词引导;经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多问“所以呢”

找出结论后,需要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同样也有提示词引出理由;多问“为什么”;如果理由是事实,一般会有具体的数据和事例来证明事实。

第二步:判断。判断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这里有思维导图的能力来支撑就更棒了。能画出结构图的时候,就不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了。

第三步:概括。最棒的就是用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这是接收信息的最后一步,能达到一句话概括的时候,就会听清楚、说明白。可以用一些固定的句式来表达概括:

在——基础上,从——,——,——,N个方面,说明了——。

----------------

总结:通过这三个步骤,就可以很好地找出他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结构、思考结构是什么样的,将隐形的思维显性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