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几天,上海一17岁的男孩跳楼后,前天我们南宁青秀区又有一个12岁男孩被妈妈责骂几句从楼里跳下,母亲也哭得要死了。
当然,看着自己刚才还是活蹦乱跳的孩子,就在瞬间没了。怎么能不哭到要死?
早上和邻居聊了一这件事,她说,她儿子也知道了,也想这么做,死了一了百了。不止她儿子还有他们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因为听说这个新闻觉得死了好。
好吧,为什么他们幼儿园好些孩子都说要自杀呢?因为有早上播报的习惯,每个孩子的早上播报内容是由家长选的。我不太明白这个家长为什么要选这个新闻来播报?知道吗?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类通过观察和模仿其他人来学习,人们倾向于模仿他们认为最能认同的人。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观察和模仿可以发挥同伴的压力,在决策方面创造出独特的动力。青少年会受到激素变化和大脑发育的影响,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产生冲动。这也是他们容易模仿不健康的行为,更容易受到自杀意念的影响。
而这个上海男孩跳江和现在南宁跳楼的男孩相差才多少天?我都在怀疑南宁这个男孩看到这个新闻后,会多么羡慕那孩子了,反正活着没有意思了,干脆死了算。
阳已经十一岁,是比较明白是非的孩子,我问她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她说了一句话,妈妈不是爱我吗?可是我不要这样的爱,整天打骂,这种爱让我们小孩子痛苦万分,对妈妈爱不起来,那就让妈妈伤心个够。反正活着也看不到有好的出头了。
嗯,上海跳江的那个视频我看到了,那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是不是让这个南宁的男孩也看到了,他也要给自己的母亲来这么一出。
阳说,有可能!
我:那你会去离家出走吗?或者做出这些极端行为吗?
阳:不会,我觉得生命还是很多快乐的。我在家,有爸爸妈妈爱我,我弟弟也爱我。我在学校也有很多好朋友。之前有过一次跑出家门去校园假装离家出走,是想试试你们会不会吃这一招来满足我的一些小愿望,结果不行的。但很开心妈妈没有因此满足我,连找都不找我,还在家好好等我回来。我回来后,你也没骂我,打我。妈妈,你是对的,如果玩一次,你满足了,很可能我还会第二次,第三次的。记得李玫瑾教授说过一件事,说有朋友问她,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总是要买这买那,不停地买,来问教授怎么办?说如果不给孩子买,他就说要跳楼了。教授说,都十五了,你家住几楼?朋友说,四楼,教授说,那你换一楼的房子住吧,即使跳了也不会死的。。
我:那你觉得为什么这些自杀的孩子要这么做吗?
阳:谁会想死啊?都是被逼得无路无走了,在家得不到妈妈无条件的爱,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赏识。也没有什么好朋友,活着没意义了,所以才会觉得死了一了百了。
我:嗯,有道理,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阳:没有了,我们不是一直读道吗?他们的父母不顺道了。
我:好吧,那妈妈顺道了吗?
阳:你还行吧,继续好好学习才行。不过呢,我觉得我现在过得挺不错的,没必要去寻死。
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是说来就来的,都会有诱因的,或有苗头的。这些孩子都会或多或少表现出对自己家庭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满,对未来没有信心,觉得活着没意思,长期以往如果生活中不心小出现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崩盘了。
李玫瑾教授长期研究心理问题,她提出: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第二句话是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第三:早年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
我们打孩子,怒骂孩子,我们对外面的人,都不会这样。我们斥责孩子,我们挖苦孩子,我们对外面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可是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却什么招儿都用上了。
我也是,真的,之前做得真不是人的。就比如说,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话,我可是都差不多进过坑的。
1、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
2、你不是妈妈生的,你是捡到的
3、你如果再,看我不打你,把你关在门外
4、你说不行就不行,你这孩子咋那么烦呢
5、天黑了,不能出去了。外面有坏人(大灰狼,老虎)
我说得最多是什么?如果你再这样,我就怎么样了。阳说,你这是使用家长权威威胁我,我讨厌你这样的妈妈。
妈妈用威胁的语言来和孩子说话,潜台词就是妈妈嫌弃孩子,如果你不这样,不那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妈妈负面的情绪,负面的语言导致孩子负面的回应,也加激了负面的行为。最后,突然一个瞬间,成为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因此现在都在说无条件的爱,这个无条件的爱是什么?会带给孩子什么?被无条件接纳和爱的孩子,即便考试考差了,他也不会自卑,即使他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只要他心里明白,不管我的表现有多么差,这个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人能够无条件接纳我,包容我,就这样一个简单,单纯的信念就能帮助孩子度过情绪的低俗,并且再次站起来。
写到这里,我们一起为死去的孩子默哀,希望你们的离去,成为永远的案例,而不是三不时五地出现,希望孩子们都有一个阳光自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