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帝王扛鼎天下,无须弛于空想,不宜骛于虚声,惟实可以破天下之伪;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实基于喜怒,明君厌飞短流长,开启巡幸,躬身基层,明察秋毫,以正视听;不察,何以烛情照奸,何以烛私。
平素,帝王以陈奏与奏折而决断天下,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偶有不真,皆因长久间接之故,而后必行现场考核之实;察民瘼,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习劳苦之役,惩宴安之怀;向来磨刀不误砍柴功,治国之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关门而决策,害死人的主观主义。
何为帝师?非姜尚、孔明之辈也,乃亿兆生灵也;帝王巡幸九州,身入心入也,非走马观花,实为下马观花兮;体察民情,了解民愿,掌握民意,解民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之难题;集普罗大众之智慧,纠偏国政,以定国策方针,关乎根基之举,任谁能浮光掠影、虚张声势乎?
帝君之位,国之首脑,功于明锐决策,不能崇尚实事求是,何以恰如其分?若因真相过于不堪而粉饰太平,实属误国误民,乃亡国败军之象;明君常以事实为凭据,以现实为准绳,以发现问题为先决,以解决问题为基本,以此远图谋国;执政期间,其行必去粗取精,必去伪存真,以实干兴邦,以圣明烛照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