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喜欢写故事的你:
本系列教程整理自两本书,《故事》和《这样写出好故事》。这两本书在豆瓣评分都大于9分,内容可圈可点,对作者启发很大。我对其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删减,让文章读起来更易吸收,也更有可操作性,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正文--------------
在上一章中,我们提到了LOCK原则。那么下一个问题,这个原则要怎么使用?
其实使用这个原则,我们还要提一下经典的“三幕结构”。
三幕结构很简单,第一幕,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信息。第二幕,完成各种冲突。第三幕,收尾。
如果用图示表示一下,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LOCK原则和三幕结构是怎么结合起来的。
在第一幕中,我们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介绍了我们有趣的主角(L),主角在第一幕里过着安静平和的日子。
但是,这时候,发生了干扰事件。所谓的干扰事件,就是让主角脱离正轨的事件。
正常人都是希望回归正常生活的,这个时候,主角有了自己的目标(O)。
但是我们答应要虐主角的,所以终于来到了“转折点一”。这个转折点,就是说明主角彻底回不了以前的生活,他走上了另外一条崎岖杀伐的道路。
在第二幕中,主角要一直重复这种和目标越来越远的道路,不断遭遇冲突(C)最终他来到了“转折点二”。
所谓的“转折点二”就是要主角做出最后一搏的时候,成功则生,失败则死(K)。
然后进入第三幕结局。
我们就以前段时间非常火的《摔跤吧,爸爸》来表明一下好故事的应用
1)最开始介绍爸爸,他是个有望获得全国冠军,却不得不放弃的人。这个背景让这个主角很有趣。他最开始的目标就是生个儿子,让儿子成为世界冠军。
2)这时候,出现了干扰事件,生下来的两个都是女孩。
3)正当爸爸要放弃的时候,他看到了女儿有摔跤的潜质。这件事情让爸爸的生活完全脱离正轨,他有了新的目标,就是让女儿成为冠军。(转折点一)
4)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阻碍。家庭的阻碍,世人的眼光,女儿的叛逆等等情况。爸爸不断地解决问题,但是问题从来比想象中要多得多。(转折二)
5)眼见爸爸就要失败了,可是女儿和朋友的一袭谈话改变了这一切,女儿开始配合,开始拿各种奖项。
故事的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写的大女儿的经历,分析之后,你发现也是这个套路下来。
所以,一个真正好的故事,往往是大情节套着小情节,而且每个情节都遵循我们谈到的生命周期。
如果你想,也可以回忆一下最近看过的一部成功的电影或小说,看一下其是否遵循这样一个规律。
当然,写到这里,也许有小伙伴认为,这样程式化的写作会把故事搞的很呆板。
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则只有一种,但你可以写出成千上万种故事,完全在于你怎么写。
就像是厨师一样,能用到的调料也许有限,但是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味道。
这样写,就是为了给你提供适宜的写作思路,让你写出来的东西,更能抓人。
---本文整理自《故事》、《这样写出好故事》
---本文由青木电子杂志主编·河洲整理(QQ:233615004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