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归晋后,悼公十三年,楚令尹子囊曾和秦国庶长无地一同伐宋,驻军扬梁,但没有结果。而此时,吴国已经开始与中原诸侯正式通好,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不断的侵扰楚国。就在扬梁之战的次年,楚共王去世,吴国趁楚国有国丧,出兵侵扰楚国。楚国的养由基就近阻击吴军,司马子庚领兵支援。两人商定养由基诱敌,子庚设三处伏兵偷袭,在庸浦打败吴军,俘虏了吴公子党。
悼公十五年,令尹子囊又从棠地出兵伐吴,吴军坚守不出,楚国没讨到便宜,只好就撤军了。但是让子囊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回军的途中,吴国人从皋舟的险道上拦腰截击楚军,楚国人不能彼此救应,被吴国打败,公子宜穀也成了吴人的俘虏。
回国之后,子囊就在羞愤交加中病死了。临死前,他预感到吴国必将成为楚国的大患,因此叮嘱子庚说,一定要在郢地筑城。子庚遵从子囊的遗志,将楚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了吴国,从而也就退出了争霸中原的战争。在子庚的主持下,楚国释放了三年前拘禁的郑国使者,以释放出暂时和解的信号。
在这几年间,郑国一直都紧紧地团结在晋国为中心的夏盟周围,多年没有遭受战争的荼毒,也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晋国因为也需要休养生息,因此乐见其成。悼公十五年春,吴国向晋国通告庸浦战败的情况,希望晋国能为自己出气。晋国在向地举行会盟,但晋国也并不想劳师动众,平白无故地招惹楚人,执政的士匄便责备吴国趁楚国丧期间侵扰不符合礼制,斥退了吴国使者。
这种和平的局面也只维持了三年多的时间,到平公即位后,许灵公由于受到国内大夫的压制,向晋国请求迁都,晋国也同意了,但这件事却受到许国贵族的合理抵制。晋国想要讨伐许国,但鉴于诸侯厌战的情绪,不想再劳动诸侯。但是郑国和鲁国却担心晋国会反复,因此都派人参加了伐许的战争。晋国在伐许之后,翻出了四年前楚国伐宋的陈年旧账,以此为借口入侵了楚国。楚国公子格出兵抵御,双方在湛坂开展,楚军大败。
楚国令尹子庚正致力于提振国内经济,不愿向北方用兵,因此对晋国的入侵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就让楚康王很是不满。平公三年,郑国的子孔把国事搞的一团糟,导致国内民意汹汹,子孔便想要借楚军的手来除掉与自己作对的大夫们。楚国令尹子庚当即就拒绝了子孔的提议,但是这件事却被楚康王知晓了,楚康王于是就借题发挥,派人责备子庚说:“我即位已经五年了,却始终没有出动军队,国人恐怕会认为我只顾自己安逸而忘记了先王的霸业了吧。如果我一直贪图安逸,恐怕死后都没脸去面见列祖列宗了,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楚王的猜忌让子庚感到莫大的委屈,他为自己辩解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大局着想,并不是自己贪图安逸啊!”由于楚王态度坚决,子庚只好退而求其次:“如今诸侯与晋国和睦,如果王上一定要干涉郑国,不如就让臣带兵试探一下。如果有隙可乘,王上就北上伐郑;若是不行,臣退兵回来就好了,王上也不会受到羞辱。”子庚的建议合情合理,楚康王也不再说什么。
楚国出兵的时候,郑简公正跟随晋国伐齐,留守国内的子展、子西事先知道了子孔的计划,就预先加强了守备,使得子孔不敢贸然与楚军会合。楚军在缺乏接应的情况下兵分两路,分别有薳子冯和子庚率领,侵扰郑国东北边境和近郊,但都无功而返。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当时正是秋冬时节,楚军在回师途中遇到大雨,衣衫单薄的楚军大多都被冻伤,而在军中服杂役的人几乎都被冻死了。
楚国既不能摆平郑国,一直依附楚国的陈蔡也就不安分了。事情是由蔡国而起,平公五年蔡国公子燮想要归附晋国,被国人所杀,他的弟弟公子履逃到了楚国。蔡国叛楚的事情没有成功,反而是在陈国引发了动乱。
陈国的庆氏兄弟庆虎、庆寅与公子黄有争端,就向楚国诬告公子黄和蔡国司马一起参与了策划。楚国人因此讨伐陈国,满是无辜的公子黄逃到楚国去辩解。公子黄在楚国滞留三年,陈哀公到楚国说情,大概是也受不了庆氏的专政。楚国人召见二庆,二庆派庆乐前往,结果被楚国杀掉了。庆氏因此带领陈国背叛楚国,楚国派屈建跟从陈哀公包围陈国。
庆氏在陈国很是暴虐,对杂役任意驱使轻贱。就在楚国围陈的时候,庆氏驱使杂役加固城防,有工人不慎将夹板掉了下来,庆氏二话不说就把闯祸的人给杀掉了。筑城的杂役因此互相传令,各自杀死他们的工头,随后又集结起来杀死了二庆。陈国的事情才算是有了了结。
平公六年夏天,令尹子庚去世,楚康王想让薳子冯为令尹。由于楚康王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君主,即便以子庚的忠于国事,都难免受到他的猜忌,薳子冯也因此很是慎重。他在接到任命的时候先去询问了申叔豫的意见,申叔豫认为楚国国内派系林立,山头太多,互相之间都无法节制,恐怕他无法驾驭这种复杂的局势。
薳子冯也颇为游移,于是干脆在床下放了不少的冰,自己穿着棉衣躺在床上来装病。楚康王派医生前去探视,医生看到他身体虚弱,便回禀给楚王。楚王看他都成这样了,也不能勉强,就改派子南做了令尹。
但这个子南为人骄侈,对手下人也很放纵,很让楚王不放心。为此楚康王想除掉子南,但子南有一个儿子叫弃疾,正在宫中做御士,与楚王的关系很是亲密。楚王既想除掉子南,又有些舍不得弃疾,因此一见到弃疾就忍不住泪眼婆娑,让弃疾很是纳罕。
在弃疾的再三追问下,楚康王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弃疾虽黯然伤神,但也当即表示了自己的忠心,说自己既不会逃亡,也不会泄密。有了弃疾的这个保证,楚康王便将子南杀掉了,并暴尸朝堂。几天后弃疾请求为父收尸,在安葬了自己的父亲后,就悬梁自尽了。
康王杀死子南后,又委任薳子冯为令尹,薳子冯无法推辞,只好硬着头皮上任了。但自从他上任之后,申叔豫每次见到他,都急忙回避不与他搭话。如此多次以后,薳子冯就在退朝的时候拦住申叔豫问他这是什么意思,申叔豫就以子南和观起的故事来暗示薳子冯。薳子冯听到这些话,神情恍惚地驾车出了王宫,因为害怕他双手发抖,以至于车在街市上歪歪扭扭都走不在正道上。回家之后,他立刻就将自己平日里亲近的人全部都辞退了,据说楚王因此才对他放心了。
薳子冯在楚王猜忌的情况下上任,自然也不敢坚持子庚的政策。恰好此时(平公九年)齐国因得罪了晋国有意与楚国结盟,薳子冯顺势派薳启强与齐国约定会面的日期。但因为听说晋国要出兵讨伐,齐国又派陈无宇到楚国乞求救兵,楚国为此出兵郑国以救援齐国。
但万没想到的是,由于齐国发生了水患,晋国召集诸侯伐齐的事情也取消了,听闻楚国伐郑,诸侯联军就直奔郑国而来。这样一来,楚国原本的角色是为了牵制诸侯,却不料成了诸侯的主要进攻对象,一时间猝不及防,匆忙撤退回国。
楚国两次入侵郑国的战争,都因为遇到了猪队友而吃了不少的亏,但是对吴的战争却出奇的顺利。
在楚国伐郑之前,曾发动水军侵扰吴国,但因为水军训练不到位,结果无功而返。待楚人伐郑时,吴国人唆使舒鸠叛楚。楚康王回国后在荒浦驻军,派人责问舒鸠,舒鸠人迫于楚人威势,只好又与楚国结盟。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令尹薳子冯去世,屈建(子木)担任令尹。舒鸠人趁楚国政权交替便再次叛楚,平公十年,子木出兵讨伐,与前来救援的吴军遭遇。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子木以右翼出动抵御吴军,而左翼则后撤。吴国人惯用的就是腰击的战法,因此当楚国两军分离的时候,吴军趁势插入两军中间,使得楚军左右翼部队首尾不能相接,这就让楚人很是忧虑。
但是吴国人使用这个招数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任何高明的招数,一旦使用的次数太多,也就不管用了,楚国人吃过几次亏之后也渐渐看出了吴军的弱点。吴军的战术和后来的哥萨克骑兵有些类似,当看到敌军的时候他们会迅速靠近,进行劫掠和试探性的攻击,一旦遇到对抗就会一哄而散,绝不恋战。
楚人利用吴军的这个特点,派出五大夫率领他们的私家武装迎战。看到楚军前来,吴军旋即撤退避战,待看到楚军退去,就又向楚军迫近。但让吴军没有料到的是,他们所遇到的楚军,只是几个大夫的私家武装,待他们迫近的时候,楚国正规军倾巢而出,吴军大败。由此,楚军一鼓作气,将舒鸠国一举消灭。
不久后,吴王诸樊御驾亲征,驻军巢地,非要跟楚军比个输赢。巢牛臣人为吴王虽勇,但出兵太过轻率,便故意引诱吴军攻入城门,吴王诸樊在进城时,被躲在女墙后的牛臣一箭射死。楚国在两次战争中接连灭掉舒鸠、杀死吴王,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吴国的嚣张气焰,勃兴的吴国暂时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