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竟然有3个励志奖学金,这挺出乎我的意料。
三个人,有两个人是现任班长,有一个是学业成绩排名第二和综合成绩排第一名的同学。
得知这个消息,我心情莫名有些复杂。
无论是从职位,还是从成绩上来看,如果我当初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下,我肯定可以获得这个奖学金。
从职位来看:
大一时我竞选临时负责人成功了,竞选班长也成功了。如果当初不是我自己放弃继续当这个班长,我可以一直当下去,当整整三年。当上班长容易,辞去班长不容易。当了大半年班长后,我不堪重负,经过好一番思想斗争,费了好大的功夫和心力,才成功辞掉这个职务。
从成绩来看:
自上大学以来,我很坦诚地说,我在学习上根本没努力。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以外,我课余时间根本就没有去学专业课,我能拥有现在的成绩,很大程度都是来源于我的表现力。那些没有含金量的课程,所谓的“水课”,我的得分往往都很高。而那种很专业的专业课,我觉得我没挂科都是万幸了。
这样算不上努力的我,班级成绩竟然都在前列,这让我大为震惊。果然,在专科,不学习的是大多数,我但凡拿出5分的努力程度,考高分拿奖学金那是稳稳的事儿。
我是在后悔吗?
没有,说归说,但我没有后悔。
因为我知道,就算再来一次,我还是不会努力。
我能有现在的成绩,都得益于我这与生俱来的表现力。
如果当初选个财管学院的文科专业,我可能会努力吧。
因为我愿意在我感兴趣的事情上稍稍努努力。
那我难受的地方在哪儿呢?
我大一下接触了专业课后,就不对奖学金抱希望了。我本以为自己成绩很差,结果排名出来,我竟然在前五,这让我燃起了对拿奖学金的一点希望。
我难受的地方在于:没拿到奖学金好像有点可惜,因为我就差那么一点。
可事实是,
放弃当班长,是我深思熟虑的选择;
没有学好专业课,是我害怕逃避的结果。
我的能力无法胜任班长这个职位,我的实力不足以拿奖学金,奖学金本来就不属于我,我有什么好可惜的呢?
如果我这样不努力的人都拿到了奖学金,我觉得是对奖学金的一种亵渎。
拿得到是恩赐,拿不到是应该的。
努力了却没有结果,令人惋惜。
可是都没努力却妄想有结果,这不是可笑吗?
所以,有啥意难平的呢?
而且,我们班学业成绩排名第一的同学,她也没有奖学金呢?我觉得她才是真的可惜。
我记得申请励志奖学金的前提,是评上助学金。
这个第一的同学没有评上助学金,所以没有申请奖学金。
而我们班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之一(班长),她也没有评上助学金,她为什么能有励志奖学金呢?
我问了她们,她们说只要申请了助学金就行,没有评上也算,这……
我虽然成绩不佳,但我对这些奖学金政策了解得还是挺清楚的。
我记得很清楚,拿励志奖学金的前提是获得了助学金。
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替那个第一名的同学不值。
如果按那种说法,只要申请了就算,那这个第一名的同学完全有资格拿励志奖学金呀!
这个学业成绩第一的同学,综测是第二名,她更有资格拿奖学金。
两个班长的排名都在这名同学的后面。
我没拿奖学金,的确是实力不够。
而那名第一名的同学没拿奖学金,我觉得“很不公平”。
她才是那个最该叹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