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词诉愁肠,“易安”何安?
李照清,号易安居士,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然观其南渡后的经历,却是彷徨愁苦,暮年病弱,凄寒落寞,孀居凄凉。何来安定?何言安逸?又何来之安?
李清照晚年,饱含忧患,满目凄凉。南渡之后,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金兵入侵南宋,李清照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夫死,一连串的打击使词人尝尽人生的苦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迷惘地找寻曾经的人事,但一无所获,满目凄凉。“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的气候使人到暮年的词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极不舒服。暮年病弱,无所适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想要饮酒取暖,却未能成功,更觉晚来风寒。“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见到旧日传书的大雁,想到传书之人已经逝去,空留自己冷落悲戚。
人生所有的美好都被破坏之后了无生意的彷徨恍惚。对于这样一个有着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悲情女词人,她无论如何寻找,也无法找到曾经美好温馨的人事,只能找到满目凄凉、颠沛流离的苦涩落寞之景,只能一步步走向衰老与毫无希望的未来。她几次因外物触发了内心的愁绪,想要借物排解愁绪,却最终失败:一早起来百无聊赖,主动去“寻寻觅觅”,却只感到了所居之所的“冷冷清清”,使得最初的百无聊赖变得“凄凄惨惨戚戚”;她找到“淡酒”,却发现它不能“敌晚来风急”;她找到“黄花”,却发现“无人堪摘”;她找到“窗儿”,却发现“独自怎生得黑”。所以,她只得绝望的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