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不爱看书,被干货文章培养得非常刁口,拿到一本书,首先要先去豆瓣看看评分,7分以下的不看,浪费时间,新书的话去销售平台看销售情况,除非是他跟定的作者,否则,很难进入他的法眼。接着呢,他看书名就猜这本书是讲什么的,然后大概有哪些方面,再看目录,脉络一扫,大致就可以算是看完一本书了。如果让他接着看正文他会不停的开骂,为什么不列一个标题着重强调一下?看完标题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废话了。呃,我默默的在一旁画圈圈。
不能说人家不好,是吧,毕竟,这种方式还是非常高效的,用有限的时间快速甄别,选择合适的书查看,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找寻相同频率的作者,挺好的啊。可是,我为什么会那么不开心呢?
我看书是比较慢的,还非常随缘,基本上买书,都是搜一个关键字,然后就买个几本。没有整理一份书单,并且书的选择范围也是蛮广的,基本就是朋友跟我说这本书其中有个观点很吸引我,然后我就去买回来看看。在选书方面,我应该是比较随性的,想起中学的时候抓起妹子的席绢,亦舒的小说也能看。
选书完了就要开始看了,第一遍速读,通览全文不求甚解。我只要知道文章的大致观点,基础框架和逻辑术语的分布就好了,还没来得及想,当你不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的时候自己单方面的去想我总觉得有失偏颇。第二遍就是精读,重新翻开书,逐字逐句的去看,当然也会跳过一些个人认为的过场文案。这个时候可能比较常干的事情就是前后翻,这个观点或者这个故事后面也有讲,前面也有提,他们是怎么关联的,所以我喜欢纸质书的原因就在这,而电子书你是不记得他在第几页的,纸质书只要大概的厚度几次就到位了。精读基本上就能完成这本书的阅读了,如果还有心情呢就会进行第三遍挑读,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观点或者关键的地方进行深化理解。如此这番,这本书才算看完。
看完后必须要把笔记给整理出来,不然那些观点就可能没办法融进自己的思维体系。我始终坚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或许一些事情当时看的时候没有感觉,但是时过境迁,当你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经历后回头再看就有其他感悟了。但是,大部分时候,那些观点还是存在你脑海的最深处,等待着它被翻阅的那一刻,可能终身不会再被想起,但是我喜欢这种浑厚的感觉。
比较悲伤的是这种方式很耗时间,并且我还有一点强迫症,如果这本书一开始就不适合我,但是我还是会坚持看完,既然开了头,有始有终嘛,万一过程中有某些契合那也值回成本了。可惜有时候这只是一种妄想。
最开始看书有一点畏惧感,那么厚,看到猴年马月啊。可是慢慢的,知道自己平均速读是90分钟100页,摸到一本书就能大概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了,这样就不会有太强的任务感,就能慢慢沉下来静下心去看书了。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消磨时光,增长知识,拓展眼界,应对工作,不管什么目的,我们都需要读书,就象我那个朋友虽然骂骂咧咧,但是还是看了,不过他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学套路,应对工作。他的名言是:时间就是金钱,要让书产生他的价值,并且是实际的经济价值,不然多浪费钱啊。而我,更喜欢看的是一件事的背景,成长脉络,演变过程,我很想知道当时他做这个决定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我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其实,我只是喜欢读书时那荡漾的阳光、微醺的轻风和幽谧独处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