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第十四讲——读后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十四讲    先秦诸子:老子

        先秦诸子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敢妄言,只能说一些自己的见解。书中涉及的很多思想实在是没有涉猎,只能不谈。

        春秋已降,哲学从缺。无米难炊,请君原谅。——木心

        实在是很犀利,很讽刺。春秋之后,已无哲学,不得不说,中华哲学还是春秋时期最繁盛。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封闭已初露端倪。这可能和中国大一统的国家制度密不可分,也可能和小农经济,幅员辽阔有所关系。无论如何,国家机器讲怀有其他学说的人碾得粉碎,只留有儒家思想。你所看到的是国家想让你看到的,你所听到的是国家想让你听到的,不得不说,中国古代实在是有些保守的严重。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

        有些观点我还是比较同意的(后人对其解读可能和我的理解不尽相同,我还是说自己对其的理解)。

        不尚贤,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不能逼迫你向着圣贤努力,甘于平庸,能做平凡也值得尊敬,这才是真的世界,不是人人都有雄心壮志,不是人人都应该有抱负,有些人只是想平凡的过完一生,有什么不可呢?

        关于“弱其志”,这是关于弱化人民的思想,或者是让人们思想单纯的观点,实在是不敢苟同。思想这个东西,实在是不应该限制的,诚然,思想会指导行动,但思想不是行动,思想是抽象的事物,它不是行动,没有对世界产生实质的影响,如果对思想加以限制,难免不有限制自由之嫌。

        圣人与大盗,相对而存。到了没有圣人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盗。——木心

这应该说的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很有意思的说法,圣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正是因为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所以才会有人在道德制高点之下。老子是说,遵循天道,不分善恶,不讲道德。从庄子齐物论来看,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实在是很本源的想法,我从中看到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实在是很喜欢,也没什么我可以补充的了,就这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613评论 0 5
  • 没有人天生就应该付出,也没有人总能完美地满足你的需求。我们都要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谦逊地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伴侣。
    肖梦芹阅读 228评论 0 0
  • 看到了今天讲课的题目,感觉非常新颖!其实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坚持这样做,学生才能感觉有新意,才能对本...
    拜泉0964田东立阅读 378评论 1 2
  • 我们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教书,平时很少回家,有什么事都是去找母亲,所以父亲的角色在那时可有可无。 父亲寡言,我们也都性...
    善下归海阅读 419评论 5 4
  • “就像你今天喜欢喝咖啡 明天爱吃冰淇淋 穿过一次...
    l洁的I阅读 31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