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中还是需要读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陶冶情操,这与外在的玩乐给人带来的心境截然不同。
谢冕写的《读书人是幸福人》——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耐下心思读书,让你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让你走进现实以外的境界。
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聪慧
之前对于,孔孟—只知道他们是教育家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得到后人的传诵,我只记得出自他们著作的几句话。
我却不知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学富五车,胸怀济世,却没有一个真正接受他政治主张的国君,表面对其恭敬有加,实则对他不屑于顾,最后访便明主而不得,晚年回到鲁国作《春秋》。
孟母三迁妇孺皆知,却不知《孟子》一书的文采及感染力及具有的文学价值。
通过读书我进入了更为浩瀚的世界
这一刻,进入了道家学派的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见识了庄子超凡脱俗,狂傲不羁的特异风貌。他的《秋水》写出了望洋兴叹,井蛙之见;他的《逍遥叹》写出了鲲鹏之志,斥鷃不知大鹏,他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蕴含丰富,折射出不同的道理,让后人喜爱学习。
每次到粽叶飘香,我们都期待的节日及假期,却不知当时的屈原心境"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怀有报国之志,济世之才,却奸臣当道,无法施展报负,只有空怀悲叹!不愿看到自己国家惨遭沦亡,满怀悲愤抱石投江。一位卓越的爱国者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学识渊博,满腹经纶他的《离骚》更是对中国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记得之前老师让我们背过一段,说以备写作文可以用上: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当时没能深深体会感情,只知道他们都是忍辱负重写出这些文学巨作。
没想到这次读司马迁,却让我一下子都明白过来,这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向无数先哲所学,隐忍苟活,在五十三岁时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泪完成这部旷世史书被史书被历代文学家推崇。
一部部历史,一位位历史人物,都可以带你穿越时空,走进浩瀚的世界,引发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让自己明白很多道理,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
让自己做个读书人,做一个拥有后一个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