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群众看党,最直观的感受便来自基层党员干部的作为。然而,曾几何时,一些基层地区出现了诸如雁过拔毛式腐败、优亲厚友、截留惠民资金等乱象,这些 “微腐败” 行为看似疥癣之疾,实则溃堤蚁穴。它严重啃食着群众的获得感,侵蚀着党的执政根基。像在个别农村,村干部虚报冒领扶贫补贴,本应帮扶贫困农户的资金进了自己腰包,让困难群众寒了心,也抹黑了党的形象。这充分凸显出将从严治党压力传导至基层的紧迫性。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一个有担当、讲党性、能力强的书记能凝聚起班子力量,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同时,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常态化、精准化培训,让党的理论、纪律规矩入脑入心,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使其时刻牢记身份与使命,杜绝思想滑坡、行为失范。
监督执纪是关键抓手。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力量,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基层监督体系,将监督触角伸向每一个角落,让 “微权力” 不再任性。对发现的违纪问题,露头就打,绝不姑息迁就,以严肃问责形成震慑,让基层干部不敢腐。从各地开展的巡察工作来看,对基层党组织的 “政治体检” 有效揪出了一批隐藏的问题,净化了基层政治生态。
制度建设为长远保障。完善基层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堵塞漏洞,让权力运行有章可循。例如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定期详细公示收支情况,群众看得明白,干部也用得清白。用制度约束权力,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支撑,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唯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强起来,每一名基层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汇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磅礴伟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迈进,在新征程上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