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育行业我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一直比较喜欢和孩子们去交流,进而无论大学还是刚毕业的这几年总是在教育的领域里“折腾”。想着自己可以教授别人知识来获得尊重,自然心生喜悦更何况还可以让自己得以谋生,更是美滋滋。
自认为自己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没有多么傲人的技巧和方法,但也有好多同学比较喜欢我。仔细想来也许只有一点上能说的过去,那就是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课堂外的关注。我们知道现在学生普遍比较迷恋网络和手机,我之前一直以为是网络游戏的戕害,和网上随意性,自带贬低自嘲的文化氛围,和逗比搞笑减压的轻松性。但慢慢观察发现,网络的吸引性其实大多来自现实的空虚和茫然!
用一个孩子的故事来说说,暂且叫她小王,刚接触这孩子给我的感觉是挺会收拾自己的,初二的女孩子,脸上化的浓妆,涂的口红当然有着与她这个年纪不符的心里成熟,对一切感觉看的比较清,所谓的年少老成,自然学习成绩也就一般。对于差生大多老师不喜欢,倒不是不喜欢他们的成绩,只是不喜欢他们身上的坏习惯。有的孩子确实是因为脑力的原因不适合学习,自然成绩也就一般,而有的多是因为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心里对自己戒掉坏习惯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大多不尊重别人,让老师很是气愤。拿这个孩子来说,对自己父母很是不尊重,动不动和爸妈吵架,有时候也顶撞老师,但和她接触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有她可爱的一面,比如有时候会偷偷塞给我个小零食,或者突然努力去做一件事。反观父母倒做的一般,对孩子大声责骂!有时候孩子好几天胃疼,就是父母忙着做生意,记得的时候给孩子扔些钱不记得的时候干脆忘了孩子要吃饭。最后索性也怕孩子乱花钱给买了些方便面堆到家里,让孩子自己饿了去吃。而父母也因为感情生活的不和常常在家里吵架,有时候生气便打骂孩子,以孩子做为宣泄口。自然这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家里感觉不到温暖,一直想逃离家里。所以很是迷恋网络,也就网络能带给她安慰和点点对生活现实的逃避。
做为老师有时候也很无奈,与其教孩子拥有好的成绩,更多的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性格,但往往孩子自身性格的培养又是一个家庭好与坏的体现。部分家庭始终不承认自己教育的失败,便把不好的都归功于教育者,也就老师的教学水平上来,越是苛刻的要求别人,就越是对自己的无可奈何。以为付了费就算对孩子的尽责,以为大声呵责用过去家长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合理,不可取的。
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老师可以是孩子的引路人。但让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完全是家庭教育的作用。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很让你满意,请先想想自己是否做的让人满意!
孩子是以未来为单位的,所以对孩子有点耐心,也对自己有点用心。如果你没做好准备,请别顺应周围大众,生孩子而不“养”孩子。
愿孩子健康成长,愿家庭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