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好爱(60)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怎样去判断一个年幼孩子乖与不乖或者是否有童真呢?

我们一般的概念,中规中矩听大人的话就是“乖孩子”,用这种“乖”去评判孩子的优劣,是个伪命题。

大人的话未必就是正确,大人的既定模式的价值观未必能用来判断一个孩子乖与不乖的标准线。

一天和闺蜜微信聊天,闺蜜对小宝从小关爱有加,小宝听到我和JING阿姨在聊微信,也凑上来对着手机说了句语音信息:“JING阿姨,HELLO!"

估计闺蜜也要快满三岁的儿子J在微信中和小宝打招呼,一条信息混乱的语音信息传过来后听到J宝贝说:“小宝哥哥,我打死你。”“小宝哥哥,我又打死你。”当时蹲在沙发边正在游戏中建网球场的小宝感觉很有意思扑哧一下和我不约而同笑起来。

接着闺蜜担心小宝不开心,解释J弟弟是喜欢跟小宝哥哥玩的,说“我们家J啊,好像长了根反骨,你跟他这样说,他就那样做。”

我问小宝,听了J弟弟的微信,你感觉怎样?

小宝笑呵呵地说:“我觉得J就是想和我玩啊!他好好玩哦,至少J现在会说话了嘛。”(小宝的意思J会说比较完整的长句子了)

J从小接受蒙氏早教,秀外慧中完美派闺蜜给了J爱与自由,充份高质量的陪伴.就算我不是个完美派,同样是爱与自由教育理念的完全拥趸者与实践者,只是我们的“知”“行”尚有一段距离,也是还在成长中的大孩子。我们在幼儿期多种被叠加的混乱情绪会带来心理认知的混乱。我们的一生,或许是在生命长河中慢慢涤清情绪层面与心理层面的纠葛或者桎梏的过程。

当孩子的灵性没有被过多干扰时,更能够清晰分辨真伪,懂得哪些是别人真诚的赞美,哪些是为了小孩达到大人想要的行为标准而说的赞美.知了对孩童时的感觉记得犹为清晰,其实当时幼小的心灵好盼望大人觉得我是真的很乖,而不是因为他们虚假的表扬才乖乖听话。

小宝的感觉就是“J想和我玩。”在两个小生命之间,一个自由的表达,一个有趣轻松的接收,没有复杂的信息加工,如春天来了树吐绿般纯粹自然。

我们大人会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出自以为真实的信息——担心孩子不礼貌,担心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礼貌,担心伤害别人等等。没有被被大人过多教导干扰的孩子有着清风明月般的纯澈,对事物的感知直接到纯粹本质,可能有些大人苦思冥想翻遍哲理的书才能领略少许甚至穷其一生也难回初心。

好在闺蜜与我算得上常规社会标准中有一点点“叛逆”的份子,我们一直在与头脑中储存的许多基于这个社会对我们教导与灌输的许多数据与信息作斗争,我们知道很多教导不一定正确,所谓的真理带着片面性,科学也仅是地球的自然科学,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苹果早就落下了。所以我们会尽量走在给孩子爱与自由的养育之渞上,起码知道这才是符合人伦,而不是千古颂唱流传的弟子规等等。

生命的很多奇妙在没有科学理论支持时,没有古人示例时,并不代表那不是奇妙,不值得讴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天使,都很乖,我们好好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际瑜伽理疗协会主席说,瑜伽在未来现代社会最显著的发展方向是瑜伽理疗,而瑜伽理疗中在最具有代表性,传承性,科学性的...
    LilyTrue阅读 8,192评论 8 4
  • 每年的十一感觉过得都显得异常的拥堵。从可以订票回家的时候开始就开始紧张。在此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投机精神,开始...
    晓峦公子阅读 942评论 0 0
  • 最近流行一句话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我喜欢一个男孩 短发样子很可爱 他从我的身边走过去 我的眼...
    1860fb3b42da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