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电影《有完没完》,当中讲到,影片男主的表现很能凸显中国特有的“丧父式教育”,近几年,父亲在孩子成长时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像《爸爸去哪儿了》等娱乐节目大火,凸显的就是父亲的教育,在婴幼儿时期的缺失。那到底什么才算是“丧父式教育”,怎样做才能不成为“丧父式教育”呢?
电影中,老范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选择把孩子送去贵族学校,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受限,自己要拼命挣钱供养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与孩子疏远,而孩子在学校的所有状况一概不知,简单讲就是:我送你去学校了,我出钱,剩下的看你的了。
这就是典型的丧父式教育。丧父式教育一开始不叫这个名字,它源于“丧偶式教育”,但由于家庭中的“丧偶”90%来源于父亲,故又叫做“丧父”。我翻遍了大部分网络上的相关文章,基本可以定义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参与度偏低,即为“丧父式教育”。
这样一种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实“丧父式教育”的前面,还会经常跟一个“中国特有的”,是不是缘起我国不得而知,只能说在我国这种状况比较普遍且典型。我大中华一直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也更形象的阐述了“中国特有”。
往往,我们会被告知,男人应该在外打拼事业,女人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这种传统的固有模式,犹如一把思想枷锁,牢牢地套拷着每一个人,让我们不自觉的认为是对的。甚至前几年,更有文章指出“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的观点。
我们首先不应否认的是,所有的父亲都会像老范一样,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然后自己豁上余生,杀出一条血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那到底怎样来定义“最好的教育”呢?相信大家都听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倒不是说父母全权代理孩子的教育,也不让孩子去上学了,而是让孩子在学校的见闻里,父母辅助分析与沟通,从而帮助孩子成长,而如果一心只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在学校学习,放弃了沟通,就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好学校固然重要(屁话,要不然学区房能炒到天上去),但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学习中,付出的引导和感知更重要。母亲这个角色不用担心,因为母性会促使她们关心孩子的一切,反而父亲粗犷的爱,倒成了沟通缺失的关键。
这样一种缺失,或者说“丧父”的教育又有什么危害呢?为何就不能放任男人在外挣钱呢?据美、英、德等国专家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少时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孩子长大后成穷人的可能要比一般孩子高5倍。
中学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要高出3倍。科学证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我们暂且先抛开实验的概率性问题,或者通俗点讲,先不看实验的局限性,就单从实验的结论上,在父爱缺失的情况下,对孩子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性格养成,男孩普遍趋于女性化,而女孩也不知应该怎样和异性沟通交流。
对于男孩而言,父亲能与其多接触、交往,带孩子去“冒险”更能刺激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的全面发展。父亲和孩子接触有着优于母亲的体能、性格、胆略、能力等优势。而父亲自身的自信、坚定及无畏的表现也能感染孩子。
对于女孩而言,因为父亲的教育及陪伴的介入,能让女孩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评判,对于女儿长大后的择偶标准有极强的引导力,更能在叛逆时期及时引导沟通。因为异性相吸,所以父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还能及时有效的化解母女矛盾。
而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更像是港湾,是一个受伤后可以休养的地方,是一种胜利后可以听到“做的真棒”的鼓励;而父亲更像是勇士,失败了会告诉你“这没什么,再来一次”;自豪的时候会告诉你:再加把劲会更好。
说了那么多,在挣钱的大背景下,为人父,到底应该怎样杜绝“丧父式教育”?总的概括来说,第一,建立仪式感;第二,合理优化自己时间及状态。
与孩子建立仪式感是及其重要的一件事,不但能让孩子有所期待,还能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在某个特定时间,关掉手机、电脑,不受外界一切干扰,可以小到一个睡前故事,也可以大到一次出游,孩子不在乎去哪,而是更看重和谁一起。
一天就二十四小时,而男人往往工作累了回家后,还想玩个游戏放松,所以优化自己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你可以早起或晚睡,避开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来做自我消遣,如果你真的想做,你肯定能起来。
一款游戏,现在不玩,以后也还有时间玩;一部剧,现在不追,以后也还能看;一次应酬,现在不去,以后也可以弥补。但是,在孩子成长时期的陪伴缺失,一旦错过,你只能用尽余生去面对所产生的后果,而且,再无弥补的机会。